本报记者 杨伟峰
“从开展以案促改之初,我们就着手建立警示教育基地,以案说纪、以案示警,让社区干部知敬畏、防侵蚀、筑防线。”12月23日,在建安区许由街道办事处枪杆刘社区警示教育基地,社区党支部书记陈艳锋告诉记者。
据悉,这是全市首家社区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基地,近200平方米的展厅内,一起起基层干部腐败典型案件震撼灵魂、催人警醒。“在这里,既让社区干部受到震慑,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如何开展以案促改,更为群众参与监督提供了借鉴。”陈艳锋说。
枪杆刘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因道路整修、拆迁补偿等款项不公开透明,群众对社区干部不信任。2018年4月,该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因强揽工程、强收管理费,受到党纪处分,被追究刑事责任,另有多名党员、群众也被依纪依法处理。“两委”缺职,社区工作陷入瘫痪,非法上访事件接连发生,社区党组织被戴上“软弱涣散”的帽子。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新一届社区“两委”直面问题,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选取拆迁、扶贫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以案为镜鉴,同步推进警示教育、查摆整改、建章立制,查找出社区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度漏洞18个,逐一整改到位。如在集体资金使用方面,探索实行财务开支“联审联签”制(即社区“三委”干部、居民小组组长、党小组组长共同审核签字),有效杜绝了集体资金“跑冒滴漏”问题;在信访稳定方面,制定了符合社区实际的信访人员管理村规民约,及时妥善化解矛盾,做到信访不出村、问题不上交,昔日信访多发社区转变为“零访”社区。
为制约社区干部“小微权力”,该社区在办事大厅醒目位置张贴权力清单和流程图,干部“照图用权”,群众“一目了然”,干部清白、群众满意。社区重大事项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拆迁补偿问题,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要求,通过“全体党员审议群”“居民代表决议群”“一户一代表公示群”及时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以前社区乱得出了名,如今社区党员守初心、干部讲规矩、群众识大体……”该社区65岁的老党员臧纪河有感而发。
此前,受社区个别干部干扰,该社区一宗土地以每亩二三十万元的价格没有完成征收任务,选取相关案件开展以案促改后,社区党员干部受警醒、知敬畏,相关部门按照许昌市土地征收政策重新定价,最终以每亩12.5万元顺利完成了征收工作。2019年,该社区通过闲散土地利用、门面房改造提升、村办企业引资改制等,集体收入增加30万元,改制税收实现60万元。
“通过以案促改,枪杆刘社区党员干部增强了纪法意识,夯实了党建基础,改善了干群关系,2018年年底一举摘掉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荣获许昌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称号。”建安区许由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