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晓非 文/图
诊治患者约700人次;组织疑难病例会诊20余次、全院病例讨论4次;深入农村开展10余次义诊活动,530余人次受益;提高当地医生技术水平,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强化专科建设,细化门诊专科……援疆半年,许昌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医生欧阳帅领用行动履行援疆医生责任,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诠释了大爱无疆。
“能够参与援疆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12月23日,在许昌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欧阳帅领对记者说。
当初,欧阳帅领是主动报名参加援疆工作的,他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所掌握的技术,为新疆群众的健康服务。怀着组织的信任、同事的厚望、亲人的嘱托,6月24日,他作为河南第11批援疆医疗队成员,踏上了漫漫援疆路。
离开家乡远赴新疆,最难割舍的是亲情。“援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人的大力支持。”欧阳帅领告诉记者,他的妻子是一名护士,大儿子7岁,小儿子4岁。援疆后,妻子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家人,儿子经常是学校最后一个被接走的。这些,欧阳帅领和妻子都默默承受了,因为他们知道援疆医生不仅代表自己,而且代表许昌乃至河南的形象。
欧阳帅领的工作地点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县人民医院。他很快克服了环境、饮食等地域差异,迅速投入工作中。
每天,欧阳帅领都参与查房,协助当地医生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处理。半年时间里,他接诊患者约700人次,组织疑难病例会诊20余次、全院病例讨论4次,救治了多名重症患者。
巴里坤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曾收治一名因头痛、呕吐、抽搐就诊的患者,接诊医生怀疑是脑血管疾病,请欧阳帅领会诊。欧阳帅领了解到患者血糖非常高,认为并非脑血管疾病,最终诊断为糖尿病高渗合并酮症酸中毒。经过治疗,患者病情缓解。
在为当地群众健康服务的同时,援疆医生还承担着提升当地医疗技术水平的重任。援疆期间,欧阳帅领在做好“输血”的同时强化“造血”,注重“授之以渔”,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内科方面,巴里坤县人民医院设置大内科,专业并未细分,由于缺乏神经内科医生,很少收治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欧阳帅领协助当地医护人员强化专科建设,建立自主学习机制,定期对医护人员授课,拓展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促进疾病规范化诊疗。在他的努力下,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实现了门诊的专业细化,由原来的内科门诊细分为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等门诊。
欧阳帅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帮助巴里坤县人民医院规范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带领医护人员学习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最新诊疗指南,培养比较专业的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做好人才储备工作。目前,巴里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多。
为了能让更多的当地群众享受医疗援疆带来的实惠,欧阳帅领经常深入农村开展义诊活动,把健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半年的时间里,他下乡义诊10余次,服务患者530余人次,足迹遍布巴里坤县的每一个乡镇。
9月下旬,欧阳帅领到巴里坤县海子沿乡义诊时,到当地一名哈萨克族患者家中开展健康服务。该患者已经患病半年,辗转多地求医,病情却没有缓解,吃不下饭,也无法下床活动。经过详细问诊,欧阳帅领为其诊断为布鲁氏菌病,并制订了治疗方案。
为了帮助患者快速康复,欧阳帅领每两周去患者家中一次,观察病情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在他的悉心治疗下,患者病情缓解,可以正常吃饭,也能够下床活动。对此,患者及其家属感激不已。
“对我来说,援疆也是一种人生的历练。这是一段十分难忘的经历,我会一直留在心中。希望更多的人支援新疆,为少数民族同胞服务,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欧阳帅领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