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鄢陵新闻

董永涛:用心用情驻村 真心真意助民

本报记者 胡晨

“大娘,这两天路滑,出来转的时候慢点儿。”

“叔,快过年了,家里缺啥了只管给我说!”

1月7日,雪后新晴,鄢陵县陈化店镇所村第一书记董永涛忙完手头的工作,打算去看看图书室的建设进度。对路上遇到的群众,他总是热情地打招呼。

董永涛是市纪委监察委第二监督检查室副主任,2019年年初被组织派往鄢陵县陈化店镇所村任第一书记。入村之后,他迅速转变角色,进入工作状态。

在村委会门前的健身广场上,几位老人边聊天儿边运动。“这里以前就有健身器材,但很少有人来。自从前段时间路修好之后,来锻炼的人多了。”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为修这条路,驻村的董书记不少费劲。

“这条路原来叫人民路,在20世纪80年代,是唯一通往镇上的道路。”所村党支部书记王军超告诉记者,村子南边是建安区,西北是长葛市,附近村民走亲访友都要途经此地。“这条路30多年没修过,坑坑洼洼,一下雨就没法走。”王军超说。

经过走访,了解到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就是修好人民路,董永涛便开始往返于县、市两级交通部门。终于,在去年5月,人民路改造项目施工图出来了,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为确保项目顺利施工,董永涛挨家挨户做工作、讲道理;修路期间,董永涛和村干部一起,蹲守在施工现场……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这条南接梦溪大道、北连新元大道,长3公里、宽6米的道路完工。村民给这条路起了一个新名字——新梦路。

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尽快让贫困群众脱贫成为董永涛的牵挂。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所村共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31人,其中因病致贫3户13人、因残致贫2户8人、因学致贫1户4人、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1户4人、因缺劳动力致贫1户2人……翻开董永涛的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着该村贫困群众的情况。

对未脱贫的群众,董永涛分别确定了详细的帮扶措施:针对赵根昌、郑保义两户危房户,对其房屋进行了重建,彻底解决了他们的住房问题,鼓励郑保义就近在建筑工地务工,为赵根昌和郑保义的妻子安排了公益性岗位;针对王根、赵明杰、赵文霞三户贫困户住房条件较差的情况,对他们的居住环境进行了改善,并介绍赵明杰的妻子杨菊英就近到金雨玫瑰温泉酒店和镇环卫公司就业……

群众想看戏,董永涛就联系市戏曲文化发展中心、市曲剧团为群众带来《清风亭》《春江月》等精品剧目;群众就医不方便,他就联系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神经内科和内分泌科的8名专家到村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活动,为130多名群众免费提供测血糖、量血压、咨询等服务;村集体经济薄弱,他协调50万元为村里建起了光伏发电站,日均发电350度,年预期收益8万余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

前不久,董永涛被评为鄢陵县脱贫攻坚“最美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所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用心用情驻村,真心真意助民。“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力争使所村更美、百姓更幸福。”董永涛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