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子建 通讯员 梁存才
“红宾对乡亲们是没啥说的,修道路、建校舍、关爱孤寡老人……”
近日,记者来到鄢陵县只乐镇采访,说起农民企业家——红宾超市总经理吕红宾,父老乡亲纷纷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吕红宾是只乐镇庄刘村人,从小家境清寒。“小时候,每到年关,镇、村干部总是带上米、面、油等生活物品到家慰问,救济了俺们一大家人,帮助俺家渡过难关。”吕红宾回忆说。
十几岁时,吕红宾开始学习理发,后在镇上开了一家理发店。后来,吕红宾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同为理发师的张趁霞。婚后,二人开起了夫妻店,挣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2005年,吕红宾夫妻感到投资超市前景广阔。说干就干,2005年年底,红宾超市开张了。由于夫妇二人为人实诚,超市货真价实,生意十分红火。
2008年,吕红宾又在鄢望路和237省道附近,开办了占地面积15亩,集购物、休闲、餐饮于一体的大型超市。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颇有经商头脑的吕红宾于2014年在临颍县开了一家分店。
有一次,庄刘村的一位村民骑三轮车送孩子到只乐镇上学的路上,与一辆逆行的三轮车发生剐蹭,孩子右腿受伤。“要是咱村也有学校,孩子就不遭这样的罪了。”事后,这位村民无奈地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富裕起来的吕红宾没有忘记父老乡亲,下定决心要为家乡建设一所学校,让农村娃接受良好教育。在吕红宾的积极倡导下,该村的吕奎安等热心人慷慨解囊。不久,一座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宽敞明亮的教室,优美干净的校园,吸引了附近村庄的群众,大家争着把孩子送到庄刘学校就读。
此外,吕红宾还资助了郭刘村一名贫困大学生,为他无偿提供了大学4年的学费,并勉励他刻苦读书,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我文化程度不高,我想让农村娃多学文化知识,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吕红宾说。
除了捐资助学之外,吕红宾还为庄刘村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整修村内道路,吸纳贫困群众就业,以实际行动帮助父老乡亲。“逢年过节,红宾都带上米、棉衣、食用油等物品,慰问环卫工人和孤寡老人。去年,他还为只乐镇敬老院赠送了一台海尔全自动洗衣机,方便老人洗涤衣物。”庄刘村党支部书记吕丙申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俺闺女在大学读书时,把获得的国家奖学金全部捐给贵州山区的一所小学,还送去了数千元的学习用品。”张趁霞自豪地说。
“我喝着家乡水长大成人,对这片土地很有感情,就想为家乡父老多做好事。”吕红宾充满深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