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三版)其间,她不顾胃疼,带病坚守一线,运用网格化管理组建了3支志愿服务队,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特别是对34名独居老人坚持“平安敲”服务,定时上门送上生活物资及医用品,为老人讲解防疫知识。自任第一书记以来,她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打造出夏禹读书汇、夏禹微党课、“情暖夕阳红、天天平安敲”等品牌活动,获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11.杨会菊(女) 禹州市梁北镇组织干事。她长期在基层工作,参与过2003年抗击“非典”。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带领全镇疫情防控信息员,坚持每天早出晚归,摸清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底数,建立动态台账,及时上报各种数据和反馈信息,为全镇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为不影响工作,她顾不上未成年的孩子和生病的母亲,总是对孩子说:“妈妈是一名基层共产党员,那里的群众更需要我。你们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我没有太多的时间给你们。”她多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曾被评为“禹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梁北镇先进工作者”等。
12.侯晓莉(女) 长葛市长社路街道办事处重点项目特派员。疫情防控开始后,她作为该办事处第四管理区区长,通过设立4个临时党支部,把辖区所有党员纳入临时党支部管理,在全区形成了处处有党旗、时时有党员的防控格局。从大年初二开始,她用7天时间走遍社区35个楼院、4763户人家,从13026人中摸排出许昌以外地区返乡人员442名,有效保证了重点管控人员能够全部按时、按要求隔离。为了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在为企业办理复工复产手续、协调相关物资、做好卫生消杀等方面提供帮助。她曾先后获得“许昌市优秀工会工作者”“全市党委中心组学习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13.陈明伟 长葛市后河镇王买村党支部书记。疫情发生后,他靠前指挥、身体力行,带头向村里捐赠现金5000元,缴纳定向党费1000元,带动该村党员、乡贤纷纷捐资捐物。在村内劝返点,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测体温、做登记、给来往人员宣传政策知识,引导村民不信谣、不传谣,劝导村民不走亲访友、不外出聚会……为积极调动党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积极性,在“一编三定”9+X岗位基础上,他增加设置宣传岗、劝返岗、流动岗、消杀岗、抽检岗等,组织无职党员编员进组,优化党员积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他还强力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向企业、工厂详细讲解手续流程及注意事项,助力其加速开工。
14.李晓辉 河南森源电气公司行政管理处处长。在疫情面前,他践初心,危难时刻尽显担当。为了复工后能为员工提供充足的防疫用品,他从正月初就开始联系采购事宜,向全国各地寻求货源。在疫情最严重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多次赴新乡等地采购口罩、84消毒液等物资。当时正值春节假期,财务部门无法支取采购资金,他毫不犹豫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了出来,垫付近20万元的采购费用。同时,他积极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条件,全力配合做好企业复工审核工作,为企业按时复工复产畅通了通道。在企业工作的11年中,勤奋、诚恳是他的职场“名片”,他也因此先后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
15.边喜科 鄢陵县望田镇边王村党支部书记。1月25日,因左大腿骨折术后在家卧床静养的边喜科,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后,第一时间拄着双拐去村部开广播会,向群众传达上级疫情防控精神。此后,他每天带领村“两委”干部到卡点检查工作、发放宣传资料、排查过往车辆,到外地务工返乡人员家里测量体温等,往往忙得一口水也顾不上喝。每到晚上回家倒在床上,他才会突然感觉到一阵阵钻心的疼。面对妻子的心疼和埋怨,他说:“我的责任就是冲到一线,确保全村村民安全,个人的事都是小事。”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心骨”,他凭着“一切为了群众”的坚定信念,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积极践行初心使命,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担当。
16.马军伟 鄢陵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自疫情发生以来,他第一时间将全局78名党员干部组成抗疫突击队,划分17个网格,覆盖全县182个物业小区、无主楼院、单位家属楼院,将各小区出入检测口变成抗疫“主战场”。其间,他带领人员电话排查、入户走访37个小区、26016户,共排查56205人,排查出市外返鄢1170人,有效发挥了小区居民健康“第一守门员”的作用。同时,为做好复工复产工作,他对项目企业复工需求、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程难点等问题,现场研究、现场解决,全力推动鄢陵30个房地产项目、16家二手房中介公司开工复工。目前,16个项目已实现开工复工。
17.贾战文 襄城县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副院长兼儿童二科主任。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7年“手足口”,再到这次新冠肺炎,每次疫情来袭,他都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当他作为第二批医护团队医疗组组长进入医院隔离病区时,还有4名确诊患者需要救治。面对艰巨的救治任务,他强忍着颈腰椎病带来的疼痛,坚守在岗位一线,查房、研究、会诊,直到确诊患者全部成功治愈出院。作为家中长子,为了不让年迈的父母担心,直至现在,贾战文还瞒着他们,每次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科室太忙,过一段再去看你们。”他以自己的赤诚之心、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初心、践行了一名医生的使命。
18.张海民 襄城县城关镇南大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南大街社区辖区总面积31万平方米,是一个典型的“三无”庭院多、单位老旧家属院多、居民自建房多的“三多”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复杂。面对严峻的防控压力,他科学指挥、临危不乱,果断决定成立两个临时党支部,分组进行24小时值班,率先在全县实行工作人员临时通行证和居民临时通行证制度,高标准做好环境整治、消毒杀菌等,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其间,他每天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在他的带领下,社区党员齐上阵,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社区干部“冲得上、靠得住”的良好作风,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认可。
19.张明明 襄城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干部。疫情就是命令,他积极响应号召,从大年初一开始便投入到服装制鞋产业园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摸清底数,他和产业园有关企业负责人一一联系,逐个排查企业留守人员和值班人员信息,制订人员出入管控预案,帮助购买口罩、消毒用品等防控物资。自复工复产以来,他坚持每天对市外返襄务工人员信息进行详细统计,排查复工人员信息500余人次。截至目前,他已累计帮助20家企业制订复工方案,协助企业组织招工3次。在他的帮助下,产业园内所有企业全部通过验收,多家企业已开始启动投产,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推进。
20.郭威 魏都区发改委副主任科员。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他主动放弃春节假期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战“疫”一线。作为魏都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的一员,他每天认真核实汇总每一条防疫物资信息,全力落实防疫物资采购工作要求。为解决物资紧缺问题,他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不分昼夜奔波在采购路上,没有住的地方就在车里休息,没有饭吃,就吃随身携带的方便面。通过努力,他抢购一次性医用口罩536500只、N95医用口罩2580只,医用酒精1000升,防护隔离服362套。因平时工作优秀,他曾被评为“魏都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两年获得魏都区人民政府通令嘉奖。
21.范学政 魏都区五一路街道办事处许继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在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社区“两委”干部迅速行动,在社区设置8个防疫卡点,严格人员进入管理,凭证出入并测量体温,对外来人员及时劝离,累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张贴公告50余份,入户排查1500余户。作为社区党总支书记,他坚持冲锋在工作第一线,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为全力保障辖区企业按时复工复产,他主动和共驻共建单位许继集团联系对接,帮助企业解决防疫物资购买难、外地返许人员管理难、疫情防控经验不足等问题,保证了许继集团作为魏都区第一家复工企业顺利运转。
22.张安民 建安区疾控中心疾控信息科科长。他有过2003年抗击“非典”的经验,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带领流调队员日夜奋战在第一线,对全区确诊的10名新冠肺炎患者和2名疑似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他经常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在医院隔离病房和密切接触者所在的乡、村之间来回奔波,及时上报疫情变化最新情况。由于连日劳累过度,3月3日,张安民因脑中风住进了医院。就是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他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他人,舍小家、顾大家,毫不犹豫地站在疫情最前端,被大家称为隐形的“逆行者”、低调的“排雷人”。
23.张志伟 许昌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面对疫情,他带领呼吸内科团队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从诊疗方案的培训学习到标准防护、从组织专家会诊到落实国家防控方案的具体实施等,对每个疑似病例严格把关、仔细甄别,确保无错诊、漏诊。为不影响工作,他经常一整天不敢喝水,每天下来都是口干舌燥、头晕目眩,但他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常说,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的呼吸科工作者,在遇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危难时刻,就应该投身到最前沿的战场上,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24.高志勇 建安区公安局特警大队副大队长。他是一名有着30多年的老党员,自1999年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以队为家,坚守抗疫第一线,带领值班队员在永登高速许昌西站卡点,协同建安区卫建委、交通局工作人员对下站车辆及人员进行检查、消毒、体温检测、信息核查等工作,共排查下站车8676辆、人员16768人,劝返外地车460辆。对回家心切、情绪激动的返许人员,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说服对方按要求完成检查工作,赢得了广大市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有效阻断了疫情扩散蔓延。
25.孙春红(女) 河南嘉戊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她第一时间带头组织公司全体党员踊跃捐款,共捐款200万元整。自疫情发生以来,她和公司党员坚守岗位,对值班工作人员进行疫情知识培训、测量体温,督促在家的员工做好自我防护。为解决防疫物资紧缺等问题,她四处奔波,为公司采购到了红外线测温仪、口罩、手套、洗手液、消毒剂等,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正常进行。该公司复工复产后,她向员工认真讲解有关注意事项,在车间设置防控卡点,保证口罩、消毒液等物品合理持续发放给员工使用,有效保证员工的人身健康安全。
26.段玉峰 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永兴街道办事处蒋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面对疫情,他积极动员党员投身到防控最前线,以实际行动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红色”防线。他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凝聚全村力量,组建党员、巾帼志愿者、青年等3支疫情防控志愿队,采取有力有效的防控措施,打造“硬核”卡点,有效阻拦了可能发生的疫情蔓延。他带头为疫情防控捐款5000元,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党员和群众也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捐款捐物活动中来。截至目前,该村党支部共收到捐款37350元,缴纳定向支持抗击疫情党费2100元。
27.王陆珊(女) 许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村张街道办事处党建办主任、阳光社区党支部书记。在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后,她带领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立即停止休假,舍下家人和孩子,24小时坚守在岗位。面对社区成立时间短、居民信息不完善、务工租房流动人员多等困难,她没有退缩。在缺乏专业防护装备的情况下,她戴着简易口罩,带领工作人员进小区、入单元,挨家挨户仔细排査,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在短短3天时间里,他们就走访2173户、6426人,累计排查外来返乡人员386人,为疫情防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战“疫”还在进行,为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她和其他党员一起,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沿,在战“疫”第一线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28.周军民 许昌市东城区综合执法局党支部书记、局长。疫情发生后,他挺身而出,受命担任高速许昌站疫情防控检测点临时党支部书记,主要负责交通要塞的排查、测温、驻守、执勤、交通疏导等工作。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至卡点撤销前,他共登记下站人数35447人、车辆11653台,劝返人员3200余人、车辆1500余台,现场及时处置发热人员14人,为全市有效防止疫情输入筑起了铜墙铁壁。同时,他积极协调口罩、消毒液、体温测量计等应急防疫物资,组织对辖区城市道路、垃圾箱、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进行消杀作业,并对占道经营、广场游园聚群居民实施劝离、疏散,大大降低了病毒传播概率。
29.杨美霞(女) 国家电网许昌供电公司调控中心监控值班长。面对疫情,她把4岁大的孩子送到奶奶家,主动请缨加入电力调控第一轮值班队伍。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加入“助力湖北”公益组织,第一时间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买来防护服、护目镜和口罩等,联合远在国外的同学朋友,募捐近2万元,和瑞士侨胞筹集到2400个医用手套、300个口罩、167套防护服、10箱消毒液等,积极为武汉疫情防控工作捐款捐物,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热心公益,向许昌市特殊教育学校募捐1150元钱、1500册图书;同时,她还每年给山区的孩子募捐衣物、书籍等。
30.李涛 许昌市邮政公司职工。作为一名2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已累计献血73次,献血量36000ml,曾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疫情发生后,当得知武汉市、许昌市库存血量告急时,他第一时间联系市中心血站,一个月内定向为武汉献血2次。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为响应号召,他参加党员先锋队,与一线生产人员共同参与邮件投递工作,先后在水语花城、许由花园、瑞东花园等多个小区为客户累计送出900多件包裹,保障了特殊时期邮件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