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晨 通讯员 刘思梦
核心提示
近日,随着我市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例清零、41名许昌市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凯旋,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迅速恢复。许昌,用一组组漂亮的数据,呈现出了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两手硬、双胜利”的良好态势。
好局面来自市委、市政府的科学统筹部署;来自全市各级机关党组织突显政治优势、凝聚强大力量、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来自“白衣天使”不惜牺牲、奉献担当,来自广大党员群众听党指挥、步调一致、锐意奋战……
上下“一盘棋”
战疫情彰显政治忠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大考,考的是忠诚担当,考的是能力水平,考的是作风状态。面对疫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胡五岳和市四大班子其他领导奔赴一线,靠前指挥,以实际行动,带领各级单位集聚力量,建立疫情防控领导机构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行动起来,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构筑了一道道抗疫的“铜墙铁壁”。
越是在紧要关头,越要注重党建统领。在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市委组织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会同市直单位党组织,引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在大考中彰显政治忠诚,扛起责任担当,坚守岗位职责,保持优良作风,让每一个党组织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让每一名党员成为抗疫情促发展的一面旗帜。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市纪委监委严肃疫情防控期间工作纪律,把监督挺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市委办公室统筹协调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高效开展。市政府办公室协调做好全市防控救治、宣传教育、物资保障、安全保障、交通管理、市场管控、复工复产等一大批急难险重工作。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围绕助推抗疫,分别紧急召开部务会议、工委委员(扩大)视频会议,下发通知、倡议书,引导市直各级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下拨专项党费、集中宣传先进典型并多次进行通报表扬,会同各单位党组织,采取一系列务实举措,着力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党员先锋力量;引领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在疫情防控这场大考中砥砺初心、践行使命。
着力创新方式,把理论武装转化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专门下发通知,指导各单位党组织防止聚集,迅速适应新变化,及时转变方法,运用“学习强国”视频会议功能,组织全市机关和基层党组织开展“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一线”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思想里汲取磅礴力量,获取解决困难的“金钥匙”。
把党费用到关键处,把温暖送到最基层。在危难时刻,要最大限度发挥专项党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传递组织温暖、解决实际困难、凝聚党心民心的作用。疫情发生以来,市委组织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先后下拨党费共计135万元,主要支持市卫生健康、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疫情防控一线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工作;在重点倾斜医疗卫生等一线单位的同时,兼顾后方安全,实现对所辖党组织全覆盖。
组织捐款,患难与共。疫情期间,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先后5次组织市直各单位党组织开展自愿交纳定向党费和捐款工作。市直各单位领导干部纷纷发挥带头作用,率先捐款,市直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行动,自愿交纳定向党费,积极主动捐款,利用微信,累计捐款265万余元,全部上缴用于抗疫一线。
支部建在一线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做在平时,用在战时。市委组织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推动机关基层发挥风向标作用,市、县、乡直单位在战“疫”前线成立临时党支部500多个,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154支,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共计300余个。1000多个基层党组织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市中心医院党委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动员13个基层党支部、2360名党员干部职工取消休假进入“战时”状态,成立3支援鄂医疗队、2个临时党支部,设立23个党员先锋岗、37个党员责任区,527名党员冲锋在前、靠前作战,63名党员主动请缨参加诊疗救治先锋队,共治愈25名新冠肺炎患者,占我市确诊人数的近70%。
市疾控中心党委制订下发《许昌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规范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环境消毒、样本检测送检流程,组建7支防控专业队伍先后检测样本1775人次2540份样本,编发各类防控知识、工作信息150多篇,阅读量30多万次,为全市疫情防控守好了第一道关口。
市交通运输局机关党委密切协同卫健、公安交警部门以及属地政府等,在全市设置60个疫情防控检查点,对入市人员开展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筑牢第一道屏障。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第一侦查大队党支部迅速成立打击涉疫情诈骗犯罪党员突击队,成功侦破特大网上虚假卖口罩诈骗案,止付冻结涉案资金200多万元,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0多人、网上虚假销售口罩诈骗嫌疑人13人,有力打击了发“疫情财”的不法分子。
市医保局主动跟进了解定点医院工作进展和存在困难,将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覆盖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全部临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市教育局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统筹安排“停课不停学”及开学前的准备工作,以“教育人”的独特方式筑起一道防疫大堤,确保全市1190所中小学、62万名学生顺利实现线上开学……
疫情越是突如其来,越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围绕强救治、防输入、防扩散等重点工作,谋措施、找路子,积极创建模范机关,将党中央和省委、市委要求落细落小落实,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党员冲锋在前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战时激励,正向引领。市委组织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先后5次组织对在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中表现突出的党组织和党员进行通报表扬;会同市委宣传部,利用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广泛宣传党员干部冲在前、做示范的先进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和工作氛围。
“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是市直机关党员共同的心声和应有的担当。市委一声令下,八方响应,万余名市直机关党员迅速集结到鲜红的党旗下,向抗疫战场开拔,着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行动践行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
领导干部走在前、作表率。正值疫情严峻期间,市直机关领导干部多次带头到一线指导工作,关心慰问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以实际行动引领党员、职工聚集力量。承担我市救治任务最重的许昌市中心医院院长牛锋,刚做完手术不久,就来到疫情防控一线,部署该院各项工作,深入感染科现场查看,指导设置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规范就诊流程,千方百计与供应商沟通,储备各种应急防护物资、消杀用品和治疗药品,深入隔离病区,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生活需求,鼓励一线医务人员,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2月15日,许昌市支援武汉医疗队的41名医护人员出征。“作为一名有着25年党龄的党员,有这样一次报效祖国的机会我感到非常荣幸。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不负重托,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许昌市支援武汉医疗队队长、市中心医院呼吸危重症科一病区主任李景钊坚定地说。在武汉战“疫”的20多天里,他带领医疗队积极承担治疗任务,全力以赴收治病人,得到方舱医院领导和省卫健委领导的高度认可。
市第二人民医院医政科副主任孙艳杰,是一名“90后”党员。接到任务后,她立即进入全面抗击疫情工作状态,协同该院护理部主任张方方、感染科科长赵真真,连夜制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调度预检分诊台、发热门诊的人员和物资,组织相关培训……医院随处可见她忙碌的身影。虽然顾不上自己年幼的孩子,但孙艳杰说,作为共产党员,就要不忘初心、勇担使命。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无论是在抗击疫情最前沿,还是防控工作主战场,亦或是在普通工作岗位,一名名党员的初心与坚守在疫情面前经受住了考验!
火线发展入党
战“疫”再添新血液
党旗所指,战斗所向。一封封入党申请书、一声声入党宣誓成为市直机关广大干部职工勇于奋战、争当模范的最佳诠释。市委组织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积极开展疫情防控一线发展党员工作,壮大党员队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新血液。鉴于疫情防控形势,根据市委组织部确定的发展党员名额,市委直属机关工委通过线上线下听取意见、政治审查和召开党支部大会等形式,全面细致了解申请入党对象在防控疫情一线的现实表现和日常一贯表现情况。通过认真研判和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委员会会议研究,从疫情防控一线发展15名同志入党。2月28日,这15名战斗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分别进行入党宣誓。
“今天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因为我成为河南援鄂第八医疗队第一批预备党员……从此刻起,我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月7日,许昌市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金俊丽在日记中写道。这一天,她在战“疫”前线火线入党,实现了一直以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为夺取战“疫”胜利再添新力量。
市人民医院隔离病区的10名医务人员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申请火线入党。“这10名申请入党的医务人员都是受身边党员先锋模范的影响,主动申请入党的。”作为他们的入党介绍人,该院感染科主任娄海山说。
22岁的护士魏莹去年到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工作。从1月30日开始她全天候待在隔离病区。谈到申请入党的原因,魏莹告诉表示,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由来已久。亲身经历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后,看到共产党员为守护人民健康冲锋陷阵,她深受鼓舞,入党的愿望更加迫切。
“正处于抗疫的关键时期,我身为站经理,自知身上肩负的责任,我将坚守岗位,与我站员工一起携手共同抗击疫情。”2月7日,中国石油河南许昌销售分公司第五党支部收到了一封来自战“疫”一线的入党申请书。
疫情防控一线,有无数热血同志一心向党、奋勇战“疫”、奉献担当,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封封入党申请书。
坚持“两手抓”
奋力夺取“双胜利”
2月初,河南振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在两天时间内,拿到了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的生产许可证并顺利投产。
2月19日,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第一张食品经营许可证出证,前后仅用1个小时。
2月26日, 2020年许昌市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68个重大项目同时开工,项目总投资4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0亿元,其中产业项目占比达63%……
疫情防控是前提,经济发展是基础。市委、市政府作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的决策部署后,各机关党组织强化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坚持“一手牵两头”,发挥部门职能优势,推动人员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责任下沉,全力奋战、勇往直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为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带来的困难,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全市企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以18条具体措施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市政协机关分别组织有关人员到生产一线,就“四个一百”专项行动相关重点企业、项目和复工复产情况进行调研,为解决企业反映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进行现场办公,指导生产运营分析、在线监测、指挥调度等,协调有关部门为企业发展提供及时帮助。市委统战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做好复工复产。
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及时召开工委委员(扩大)视频会议,研究部署机关党建助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通过强化思想引领、组织带动、大力倡树典型、强化人文关怀等,引导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把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市财政局坚持“一手抓两头”,拨付疫情防控资金1.01亿元,支持全市经济健康发展。围绕解决企业用工、融资、减负等难题,该局先后出台了《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工作措施的通知》《疫情期间减免企业房租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等文件,多渠道筹措资金7.3亿元,减免企业各类费用7亿元,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创新政务服务方法,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业务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紧急办,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发布了疫情防控期间审批服务的“十问十答”,为企业提供指导服务;对于疫情防控物资相关的行政审批实施“专班办”,开辟“绿色通道”,建立专门的服务团队给予企业全程指导,力争最短时间完成相关手续的办理。
市人社局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出台《许昌市失业保险应急稳岗返还补贴实施方案》,按照“应发尽发”原则计划将发放应急稳岗返还补贴2亿元。同时,该局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就业服务活动,服务各类用人单位1000多家次,提供就业岗位近4万个。
为确保复工项目疫情防控、质量安全、扬尘防控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市住建局成立4个专项调研组,每组由一名副县级领导带队对各县(市、区)复工项目及市直项目复工情况、疫情防控情况、施工现场安全标准、施工现场质量标准、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控标准等进行专项调研,统筹推进百城建设提质项目工程进度。
战“疫”还在继续,经济等待腾飞,让我们携起手来,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全力奋战、勇往直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一同共克时艰,共享繁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