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县域新闻

“五老”爱心团“银发”志愿者演绎最美“夕阳红”

本报记者 付家宝

■核心提示

平均年龄76岁,平均党龄45年,其中年龄最大的90岁……这个特殊的队伍是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大同社区“五老”爱心团。“五老”爱心团成立于2016年,成员大多来自市老干部大学保健班二组。几年来,他们尽己所能发挥余热,用实际行动和爱心温暖身边的人,传递着时代正能量。

4年来,他们的声音回响在社区、学校、广场、游园;4年来,他们的身影奔赴在许昌的大街小巷、小区庭院;4年来,他们无私的奉献和坚持,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晚霞美景……他们,便是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大同社区“五老”爱心团党支部的老党员们。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在20多名成员中,平均年龄76岁,平均党龄45年,其中年龄最大的90岁。他们选择在人生的暮年,尽己所能发挥余热,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和关怀。

“‘五老’爱心团的成员大多来自市老干部大学保健班二组。大同社区紧邻火车站和汽车站,辖区流动人员多,人口密度大,一直都是我市创文、创卫工作的主阵地。考虑到辖区老党员、老教师等退休人员众多,我们便想着和市老干部大学保健班二组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由退休老党员组成的爱心志愿服务团体。这样既丰富了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又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大同社区党支部书记宋改清介绍说。

“我们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思想成熟,生活、工作阅历丰富,与其退休在家无所事事,不如行动起来,发挥余热。这才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市老干部大学保健班二组组长唐中华,对宋改清的想法表示赞同和支持。

2016年,大同社区“五老”爱心团党支部正式成立。“五老”人员,即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这些老同志用实际行动和爱心温暖身边的人,传递着时代正能量。

几年来,每到3月初,“五老”爱心团的成员们都会来到西湖公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这边,戏曲艺术队为群众表演文艺节目;那边,有一技之长的老同志认真为群众检查身体、量血压、讲解日常疾病预防及养生保健知识,还有几位满头银发的志愿者一丝不苟地为市民免费理发……

在许昌创文工作中,“五老”爱心团的成员们来到市区各个广场、游园等举办文艺演出,号召市民为创文工作出力。与此同时,一些老党员从家里拿来扫帚、垃圾袋等,自发在广场、游园及部分无主管庭院捡拾垃圾。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这些老党员主动来到各个无主管庭院,协助社区做好防控工作:为重病女孩捐款,热心帮助无依无靠的外地居民在许昌安家,帮助居民调解夫妻矛盾、邻里纠纷……“良善虽小,却可煨心。大家奉献自我,服务他人,力所能及在社会上带头学雷锋、做好事,以自己的方式传递了正能量。”“五老”爱心团党支部书记樊清义说。

几年来,“五老”爱心团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敬的“许昌好人”:成员李乾建、孙月英被评为“许昌好人”,刘克宽、李乾建、冯根秀等家庭被评为“许昌市最美家庭”,邢转赢、张爱莲、郭红被评为“许昌市十大敬老模范”……

“日常生活中,只要对人民有利的事情,哪怕再小也值得去做。今后,我们还会发挥余热,爱党、爱国、爱人民,当然,我们也会邀请更多有爱心的老同志,加入我们这一团体中。”唐中华老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