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保住了市场主体,就是保住了经济基本盘

本报记者 杨红卫

编者按 “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抓“六稳”、促 “六保”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工作主线,事关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高度重视、全面落实。

今日起,本报推出《抓“六稳”促“六保”访谈“1+1”》专栏,邀请部门、企业、机构、学者等,畅谈我市相关机制政策、经验做法和感受体会、建议良策等,为进一步推进“六稳”“六保”工作宣传助力。敬请关注。

【专访背景】

我国有上亿市场主体,其中庞大的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主力军”,也是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受全球疫情冲击,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保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已成为当务之急。稳住市场主体意义超乎寻常。

尤其对许昌市来说,民营经济占GDP总量的80%以上,民营市场主体占全市的97%,吸纳就业人数占全市的85%,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量占全市的89%。可以说,保住了市场主体,就保住了就业、保住了民生,也就是保住了经济基本盘。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市深入实施“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18条措施,有力促进了企业复工复产,使经济发展尽快走上了正常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