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陈惠霞:创新护理服务 减轻患者痛苦

本报记者 魏东雅

她是国内为数不多、我市第一位国际造口治疗师;她大力推广“快速康复”理念,让患者省时省钱痛苦少;她刻苦钻研,发明护理器具,为患者提供更加精细专业的护理服务;她是许昌市特色护理中心护理专家,开创了我市护理新领域;她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余年,时刻牢记使命,怀着仁爱之心,让患者减轻疼痛,让家属安心。她就是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护士长陈惠霞。她被市总工会评为许昌市十大技术创新职工,并被授予许昌市五一劳动奖章。

6月2日上午,一位60岁的患者来到市中心医院特色护理中心造口伤口门诊,请陈惠霞为她进行造口护理。陈惠霞一边操作一边为她和家属讲解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并让家属近距离观看,以便家属在家对患者进行正确护理。

其实,在2016年的时候,我市还没有造口治疗师,也没有造口伤口门诊,无法为造口病人提供专业的治疗和护理服务。陈惠霞曾亲眼见到造口病人因术后不能正常收集小便,甚至造口周围皮肤发炎、溃烂而痛不欲生。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习相关护理技能,为病人减轻痛苦。当年,她申请到上海进行专门的学习培训。3个月后,她顺利拿到了国际造口治疗师证书,成为我市第一位国际造口治疗师。

为适应现代专科护理发展的需求,2017年6月,许昌市特色护理中心成立,她成为特色护理中心造口伤口组专家,开设造口伤口门诊,为造口病人提供精细专业护理服务。对每一位造口病人,她都手把手地教会病人及家属如何护理造口及周围皮肤。“造口治疗师不仅仅让‘造口人’活着,还要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陈惠霞说,她每年处理造口伤口病人2000余人次。

近年来,国内外广为推行“快速康复”理念,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治疗护理措施进行优化,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术后生活质量。陈惠霞大力推广“快速康复”理念,颠覆传统的术前禁食禁水、术后不服用止痛药等观念,根据对患者术后的综合评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加速患者康复,减少住院时间。

在日常工作中,陈惠霞还善于钻研。她发现留置导尿管的患者穿的病号裤不利于导尿固定和下床活动,也不能很好地保护隐私,经过仔细研究和尝试,改良了病号裤,既方便引流袋的正确放置,利于导尿固定,减少逆行感染的机会,又利于患者下床活动,保护患者隐私。她还发明了多功能护理架,为患者提供有效体位支撑,有效避免创面直接接触被单引起创面感染;利于患者床上运动,防止引流管道受压、牵拉,减轻痛苦;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她正在申请留置尿管专用病号裤和多功能护理架两项创新专利。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护理水平,陈惠霞赴广东参加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培训,顺利拿到泌尿外科专科护士证书。此外,她不断加强学习,拿到重症专科护士证书、国家健康管理师证书、国家催乳师证书、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等。她还在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成立了科研小组、心理小组、营养小组等专业小组,推动专科护士队伍建设,并将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到护理服务中,力争用最合适的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

多年来,她曾获得河南省品管圈大赛三等奖、河南省伤口案例大赛三等奖、河南省科普微视频大赛二等奖,主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1项、参与2项,主持省级科技攻关项目1项、参与2项,先后被医院评为优秀护士、十佳护士、优秀护士长。

去年,市中心医院稳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陈惠霞积极参与,成为出诊次数最多、最受患者及家属信赖的护士。疫情期间,她勇做逆行出诊人,自己开车出诊,共出诊26次,解除患者的燃眉之急,真正做到了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只要医院需要,我义无反顾;只要科室需要,我责无旁贷;只要病人需要,我及时出现。”陈惠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