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新闻

黄瓜采摘忙 脱贫有希望

本报记者 朱庆安 通讯员 张华莉

5月27日,在襄城县颍阳镇新杨庄村村民房许刚家的黄瓜种植大棚内,种植的黄瓜陆续成熟上市,多名村民正在有序地采摘并装运黄瓜,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不出门在家就能挣钱,一天老板给俺开70多块钱,日子是越过越舒坦!”颍阳镇焦李村村民田星开心地说,她在这里务工6年了,不仅增加了收入,还能就近照顾亲人,做到挣钱和顾家两不误。

原来,今年56岁的田星曾经是贫困户,如今早已借助这份工作实现脱贫。近年来,颍阳镇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把特色种植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多方施策、广开渠道,引导广大群众大力发展蔬菜、瓜果等特色农业种植,并以农村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示范带动等方式引导发展产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房许刚就是其中的受益者。8年前,他开始种植大棚黄瓜,慢慢总结出一套经验,在村里小有名气。最近两年,颍阳镇和新杨庄村经过商定,计划以点带面扩大黄瓜种植面积,把特色种植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让他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房许刚种出的黄瓜品质好,吸引了周边县(市、区)蔬菜批发商纷纷来订购。“这儿种出来的黄瓜脆甜,口感很好。我每年都来进货,拉回去供不应求。”来自平顶山的蔬菜批发商老张对采摘下来的黄瓜赞不绝口。

特色种植不仅鼓起了房许刚家的钱袋子,还为当地村民及贫困户提供了就近就业平台,同时也示范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农民学到了实用技术。

“我种植大棚黄瓜将近9年,从开始的土地流转、修路、打井到后来的种植技术都离不开村‘两委’和镇党委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已发展有5座黄瓜大棚近10亩地,一座大棚每年纯利润最低3万元以上。”房许刚对记者说,下一步,他希望把自己的种植经验分享出去,把技术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人,让更多的人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