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今日魏都

张良奇

紧握时代脉搏 做行业领军人

本报记者 许廷合 通讯员 赵延鹏

17年前,他矢志实业报国,舍弃公务员的“铁饭碗”,一头扎进道路养护一线;17年后,当年的一支小包工队,已发展成为引领行业技术变革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被誉为行业的“隐形冠军”。

他的奋斗历程,成为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生动缩影。他,就是河南省科技创新带头人、河南万里交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里交科)董事长张良奇。

启航——从杰出青年到业界翘楚

“改革开放之初,我去了一趟深圳,触动很大。我觉得年轻人不应该四平八稳过日子,起码不适合我。然后,我就酝酿着创业,也算是响应国家号召。”6月20日,谈起最初的创业历程,张良奇笑着说,当时他不仅是全市最年轻的公路段副段长,还获得了团市委授予的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标兵”称号。

有了方向,就不怕路远。2003年,30岁的张良奇和两个合伙人从公路工程分包施工起步,创办了万里路桥,办公地址就在魏都区外环路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内。

创业旅途的坎坷,多次考验着张良奇的信念。“其实,中间也想放弃,但是想着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生活从来就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回想当年创业的艰辛,张良奇望着窗外微微一笑,眼眸中透露出更加坚定的信念。

从一排低矮的平房,扩建到现在的万里交科产业园;从3个人的包工队,到汇聚混凝土等相关领域的多支顶尖科学家团队,再到发展成为引领行业技术变革的高新技术企业,万里交科仅用了17年时间。对张良奇而言,经过17年的砥砺奋进,他也从当初意气风发的青年,成长为享誉四方的业界翘楚。“万里交科一步一步做大做强,凝聚着良奇的敬业、专注精神,离不开他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识才爱才的人格魅力。”万里交科集团党委副书记张培说道。

创新——从施工养护到行业革命

2004年,有多年公路从业经验的张良奇敏锐地看到,随着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以路桥施工为主的企业发展空间日趋狭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有路就有养护,这是一个与我们现在的业务一脉相承、正在兴起且将持续存在的朝阳行业。”张良奇说。是时,张良奇瞄准了道路桥梁养护这个新的行业——他先后布局注册了养护机械、养护技术、养护材料、试验检测、德通振动搅拌、5G智能机械制造等多家公司,完成了道路桥梁建设养护行业全产业链的布局,也造就了今天的河南万里交通科技集团。

2015年8月,许昌德通振动搅拌技术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拥有全球首创的振动搅拌技术,攻破了传统搅拌设备难以突破的瓶颈,在振动搅拌技术问世短短几年内,已应用至31个省辖市200余个工程项目,在全国14个省份建立了地方性标准或工法。目前,该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已应用于雄安新区荣乌高速、港珠澳大桥、江苏五峰山大桥等多个国内外重点应用项目上。

振动搅拌技术的应用,恰恰也正是张良奇的博士课题。据了解,早在2010年,万里交科已成为国内高速公路养护行业领军企业。但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张良奇从来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从2005年到2012年,他拿下了长沙理工大学铁路与道路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并攻读了长安大学机械设计专业的博士。

“不走捷径,不赚快钱,踏踏实实练内功,找阻力最大的地方,追寻梦想最初的方向。”这或许正是张良奇的奇异之处。

领航——从科技赋能到党建引领

拥有专利22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89件,30项核心技术通过省级成果鉴定,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承担国家、省级、市级科技计划项目40余个,主导或参与国家多项行业标准、规程、工法的编制……走进万里交科展厅,一个个数字彰显着科技强企的魅力。

“目前,公司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50余人、高级以上职称人才70余人。”张良奇表示,“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这些年的锐意进取,我们先后建立了1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行业研发平台、1个产业创新国际联盟、1个交通运输部行业研发中心、6个省级技术研究中心、26个专业研究所。这些平台不仅全方位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行业影响力,也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路桥建养到哪里,党的支部就建到哪里;产业链条延伸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这是张良奇凝聚优秀人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妙招儿”——万里交科双覆盖产业党建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搞科研和党建有共通之处,科研能够获得核心技术,党建凝聚精神力量,都属于核心竞争力。我的梦想是要打造‘中国道路桥梁建设与养护综合服务提供商第一品牌’。”张良奇介绍,如今,万里交科党员人数占员工总数的18%。

“企业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关心与支持。我们会紧盯行业高端,深挖行业痛点,致力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为许昌‘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作出更多贡献。”张良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