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文明作底色 风正好扬帆

——写在市二中成功创建“河南省文明校园”之际

校园书吧

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

学生做韵律操

市二中体育场

“亲近自然,爱我许昌”远足活动

市二中校园孔子塑像

本报记者 罗校远 梁琼 通讯员 魏书克

走过见证着老许昌繁华的文会街,沿着杨柳依依、荷香满溢的护城河,循着琅琅书声,记者走进办学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许昌市二中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市二中)。6月的市二中绿树成荫,生机盎然,同学们遇到老师主动问好,道路干净整洁,教室宿舍窗明几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文明校园”图片宣传栏、“传统文化教育”图片宣传栏、名师展示栏仿佛无声地讲述着育人故事……校园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处处散发出文明的气息。

近年来,这所见证了共和国的成立并与祖国一起成长的学校,深深扎根于莲城厚重的历史沃土中,汲取营养,蓬勃成长,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如今,这所百年名校已有57个教学班,3200多名学生,230多名教职工,正在以高晓勇为校长的许昌市二中教育集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秉承“学生进步、家长满意、社会认可、领导放心”的办学宗旨,昂首阔步前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成为莲城教坛耀眼的明珠之一。

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市二中从未止步。专注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市二中以文明作底色扬帆起航,办学行为不断规范,素质教育实施的步伐不断加快,促进了师生的全面成长,为丰富我市优质教育资源作出了很大贡献 。与此同时,一个个高含金量的荣誉接踵而至。近日,“河南省文明校园”这一殊荣花落市二中。

顶层设计,锤炼团队,绘就文明建设“行进图”

近年来,市二中坚持以党的理论和思想武装头脑,增强“想干事,快干事,干成事”的担当意识与“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大业情怀,打造了善谋事、能干事、做成事的班子团队和教师队伍。

为充分发挥行政管理人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市二中,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中层干部带头做到;凡是要求中层干部做到的,校长、副校长带头做到。市二中在原有的优良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出高效管理策略——年级校长负责制让年级校长成为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年级综合管理者和学校改革的重要推动者,形成“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文化场。

除了实施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市二中还建立了校级、年级、班级“三级”管理制和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三轨并存”的高效督查机制,有效落实各项工作职责。

在评价管理上,该校始终从高效出发,推出多元梯度评价机制,对教职工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评,搭建平台,为广大教职工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发挥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突出文化引领,注重正向激励,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各显其能、各展风采,充分感受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遵循“以人为本、挖掘潜力、科学管理、专注未来”的办学理念,坚持民主、科学、高效的管理方针,恪守“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市二中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学中心不动摇,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创设有效育人空间,打造优美和谐育人环境,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在文化积淀、质量提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及集团化发展等多方面取得骄人成绩。

立德树人,个性发展,促进思想道德建设“有形化”

幸福二中,德香四溢。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

市二中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关注学生的当前发展,更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该校立足传统文化,依托系列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六项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信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加强德育体系建设。

市二中校长高晓勇鼓励大家:“把思政课搬出教室,让学生走出校门、融入自然,让他们在体验中领悟,这样才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于是,一支高举“亲近自然,爱我许昌”旗帜,歌声、笑声、加油声汇成一首青春旋律的学生队伍,在老师的指引下,按预定路线有序前进……远足活动以市科技馆为终点,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加强了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培养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了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次远足只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动素质教育开展的众多活动之一。该校还广泛开展各种各类德育活动:心理健康月教育、校园读书文化节、科技节等,寓教于学,寓教于乐,让各种有益活动成为德育的主载体,让孩子初中三年感受不一样的教育,留下美好的人生回忆,真正助力孩子的长远发展。

扎实的德育工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熏陶,同时,该校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获得“阳光校园”、“河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书香校园,经典为伴,让校园文化“可视化”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市二中提出了“弘扬传统文化,打造书香校园”的美好愿景,把儒家文化、曹魏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会贯通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形成了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以“经典诵读”为切入点的市二中特色学校文化建设。

诵读经典,以深厚的传统文化滋润人。该校紧紧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精心选择名篇名段、名章名卷作为中华经典诵读基本内容,结合不同年级的特点组织开展了《弟子规》《三字经》《大学》等典籍诵读活动,课前3分钟“背经典”“说名著”活动,及每日“10分钟晨诵”“10分钟习字”活动。

以书香校园创建为契机,市二中搭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让学生感受校园文化的魅力。该校精心设计了“时光驿站”“白天读书吧”“向右走”等公共书吧,并招募书香校园志愿者,负责公共书吧的管理;设计印制阅读存折、读书笔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教室购置书架,建立班级读书角,开展“图书进班”活动。每年世界读书日前夕,该校都举办经典诵读比赛、图书漂流、读书征文、书签DIY等读书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艺术潜质,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又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更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境界。与此同时,市二中也凭借扎实的读书活动和卓有成效的育人效果荣获“河南省书香校园”称号。

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最直接的体现,为了让“一树一草都成景,一砖一瓦皆育人”,市二中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下大功夫。漫步于市二中校园,先贤孔子塑像、杏坛讲学浮雕,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厚德楼、行知路、沁园等楼房道路园景的命名,透露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楼梯角、走廊两端、休闲区建立的风格迥异的书吧,营造了安静的书香氛围;教室、办公室、走廊随处可见的名言、警句,激发着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不禁让人感慨,市二中真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开满文化鲜花的教育圣地。

多彩社团,提升素质,以丰富的活动塑造人

为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吸引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该校为有不同爱好的学生量身打造了一系列社团组织,涵盖机器人、魔方、航模、绘画、数学、科学、书法、太极、英语、朗诵等多个兴趣领域,比如“春风文学社”“英语爱好者”“太极社团”“钻石糖合唱艺术团”“地理协会”“数学解读社团”“书法社团”,以及科技制作、机器人、航模、魔方、智绘空间等20多个社团。

除了开展入学教育活动、广播体操比赛、跑操比赛、歌咏比赛、校园文艺会演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等展示师生才艺,丰富校园生活,市二中还大力实施阳光体育,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举办专题报告会,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文明守纪意识;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开阔学生的眼界。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活跃了学校的学习氛围,提升了学生的自治能力,丰富了课余生活,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许昌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机器人社团分别获得舞蹈机器人和格斗机器人市级一等奖;在河南省中小学科技体育竞赛中,市二中获得优秀组织奖,该校机器人社团参加水上足球比赛获得全省亚军,F1空气浆动力车项目包揽冠亚军,橡皮筋动力车比赛获得冠军;该校以足球社团为依托的男子、女子足球队连年获得许昌市“市长杯”初中组冠军,并多次代表许昌市参加河南省“省长杯”足球联赛。在河南省第13届运动会学生组校园足球暨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足球锦标赛中,该校足球队也获得不俗成绩。

关爱心灵,护航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很走心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机能迅速发育成熟的时期,健康的心理对于学习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及时对症下药,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健康成长,市二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关注。该校现有3间心理辅导室和3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日常心理疏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好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培养学生健全良好的人格。

该校教师张玉沛、高红云为国家二级咨询师,刘学敏为国家三级咨询师,他们在心理健康辅导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素养及丰富的心理辅导与咨询经验,极具亲和力,善于与家长和学生沟通,擅长青少年个人成长 、情绪情感等问题的辅导。

为了更好地贯彻学校“宣传心理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体制,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该校分3次对七、八年级进行了以“真爱青春”“致青春期的男孩子们”“让生命之花绽放”为主题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弦歌百十载,桃李竞芬芳。沐浴着文明之风,一路走来,市二中创造了丰硕显赫、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该校先后获得河南教育名片、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职业道德建设示范单位、省学校文化建设百佳学校、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许昌市文明标兵单位、许昌市明星学校、许昌名校、省党建示范校、省文明校园、省第一批中小学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实验学校等50多个荣誉称号。

“今后,我校领导班子和教职工作为‘前浪’,将带着勇气和智慧不断发力,激发‘后浪’的爆发力和冲劲,扬帆远航,不断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推向新起点,再创佳绩。”高晓勇说。

邻里相携,守望相助,让志愿服务常态化

魅力二中,文明花开。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服务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近年来,市二中坚持把志愿服务与提升全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以关注弱势群体困难疾苦为重点,开展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能源、家庭安全、文明出行、文明经营等知识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该校自发组织教职工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困难家庭“邻里相携”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困难职工“邻里相帮”志愿服务活动等。老师们走进高龄空巢老人家中,倾听老人们的心声,了解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困难,代购各种生活必需品,送上关爱与帮助,让空巢老人们能切身感受到儿女般的关怀;走进社区服务站,积极开展关爱困难家庭志愿服务活动,依托社区活动室、文娱之家等场所,为困难家庭送去相应生活必需品,备受赞扬;学校为困难职工建立电子档案,及时申请来自工会等的生活补助;为困难职工送去米面油,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定时回访和随访,聆听他们的呼声,做到服务活动的长效性。

通过一系列“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该校大力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促进了邻里互助、友爱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也营造了助老、爱老、共建和谐社会的氛围。

“习惯养成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课堂和校园,我校的文明之花已经从校园向社会延伸。我校常态化开展邻里守望系列活动、周六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节约资源从我做起系列活动等。这些活动如同温暖的火花,点亮了文明礼仪之灯,为学校和社会都带来了光和热。”高晓勇说。

(本版图片均由市二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