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晨 通讯员 胡浩
“在家门口干活,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钱,真开心!”“还不耽误照顾家里的学生呢!”6月25日上午,在建安区五女店镇冶庄村亚博尔服装加工厂,脱贫群众周菊芳、冶新平、陈改红等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就近就业的喜悦。
2019年年底,返乡青年冶新跃在村里创办亚博尔服装加工厂,为该村妇女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周菊芳、冶新平、陈改红等成了厂里的工人。自打有了固定收入,她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目前都已靠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照顾家庭、干农活与上班挣钱“三不误”,走出了一条企业降低成本、农户增加收入的双赢路子,成为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脱贫手段。在我市,像周菊芳、冶新平、陈改红一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动力还有2.5万余人。
就业有“术”,脱贫有路。“我们将持续发扬钉钉子精神,聚焦有计划外出务工的建档立卡人员,攻坚斗志要再昂扬、重点工作要再落细、工作实效要再提升,确保实现贫困劳动力‘应就业尽就业’,为打赢打好就业创业扶贫硬仗贡献力量。”市人社局副局长吴强表示。
搭建平台 推荐就业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挡了人们出行的脚步。许多滞留在家的贫困劳动力没有收入来源,面临经济、心理双重压力。疫情期间,如何让他们尽快返岗就业,成为人社部门的头等大事。
为全面核准2.7万名贫困劳动力基本信息,市人社局依托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和就业信息联络员,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摸底调查工作,健全实名制转移就业信息台账,做到人员信息实、就业状况实、意愿需求实、帮扶措施实,为实现精准脱贫夯实基础。目前,全市排查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24920人全部实现转移就业,实现省人社厅要求的贫困劳动力“应就业尽就业”目标。
河南鼎继电气有限公司招聘成型线工、剪板折弯工、销售副总,业诺车轮有限公司急需30名普工、5名立车工,许昌永新包装有限公司有10个操作工缺口……2月24日,打开“许昌公共就业”微信公众号,一场网络招聘会正在举行,多家用人单位提供了数百个优质岗位供求职者挑选。这仅是市人社局搭好供需平台的一个缩影。疫情期间,该局推出线上“春风行动”,通过“i许昌”App、“许昌人社”微信公众号、“许昌头条”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网络招聘信息95期,服务各类用人单位1300余家次,发布就业岗位10万余个。
除了搭好供需平台,该局还积极拓宽转移就业渠道,主动对接市外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务工集中地,先后与浙江省绍兴市、温州市、义乌市签订了跨区域就业合作协议,联络摸清外地企业用工需求底数,收集发布岗位需求信息4万余个;同时,组织“流动招聘车”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做好招聘信息与贫困劳动力的精准对接。
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该局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人”的原则,根据贫困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开发乡村劳动保障协管员、保洁绿化等公益性岗位进行兜底安置就业。目前全市累计开发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0039人,其中人社部门安置就业3953人。
落实政策 促进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只有稳定的就业,才能确保困难群众有更稳定、更直接的收益。
根据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先后出台的《关于就业补助资金支持转移就业脱贫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赢就业创业扶贫硬仗的通知》,市人社局对就业创业扶贫有关政策进行了归纳整理,涉及贫困劳动力个人、带贫企业的两大类扶持政策共计16项内容。
——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根据就业扶贫工作需要,合理开发交通协管、劳动保障协管、保洁、保安、保绿等公益性岗位,安排符合岗位需要、外出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就业。
——求职创业补贴。对贫困劳动力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到户籍所在县以外实现就业6个月以上的,给予3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毕业年度内经县级扶贫部门认定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毕业生,可向学校所在省辖市人社部门申请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2000元/人。
——求职就业补贴。各类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劳务信息员成功介绍贫困劳动力与当地企业或其他实体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协议)并实现就业6个月以上的,可向当地人社部门申请求职就业补贴,补贴标准为每成功介绍1人给予200元。
——免费职业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可以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免费就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
——培训生活费补贴。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包括实习),按照每人每天3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费补贴。
——一次性交通费和住宿费补贴。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县(市)外省内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的,可向户籍地或居住地人社部门申请每人最高不超过300元的一次性交通费和住宿费补贴。
——技工院校免学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就读全日制技工院校的,免除学费,其中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助学金。
——一次性开业补贴。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可向当地人社部门申请5000元的一次性开业补贴。
——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补贴。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建筑业小微作业企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服装服饰、手工制品等生产经营主体,对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可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
——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补贴。企业新招用贫困劳动力并与其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自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开展岗前培训的,可向当地人社部门申请岗前培训补贴,补贴标准按照有关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80%执行。
——以工代训补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扶贫车间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以及参保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按照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生产经营主体以工代训补贴,最长不超过6个月。
——职业介绍补贴。经人社部门批准获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并办理工商登记的中介机构,可按经其免费为贫困劳动力介绍服务后实现就业3个月以上人数,向同级人社部门申请职业介绍补贴,每人每年享受一次补贴,补贴标准为300元/人。
——创业担保贷款。支持扶贫车间、社区工厂等就业载体发展,对办理工商登记注册的,分别给予个人自主创业、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创业、小微企业不超过15万元、150万元、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省有关部门每年从吸纳贫困劳动力较多的创业项目中评选一批省级优秀项目,每个项目予2万元至15万元的资助。
——创业服务补贴。乡镇、村创办的实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在30%(含)以上的,可向当地人社部门申请创业服务补贴。补贴标准不超过该实体发生的物业管理、卫生、房租、水电等实际费用的50%,年补贴最高限额1万元,补贴期限最长3年。
——社会保险补贴。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的,可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补贴标准为企业对符合条件人员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人社部门送政策,群众就业有奔头。“16项政策,每一项都与贫困劳动力息息相关。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落地,群众靠双手致富的干劲将被大大激发出来。”吴强说。
抓住重点 服务就业
前不久,省人社厅联合省扶贫办召开就业扶贫电视电话会议,对“2020年就业扶贫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进行部署。
把就业帮扶对象从以往的16至60岁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调整为16岁以上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建档立卡人员;帮扶范围从未脱贫和已脱贫享受政策,扩大到全部建档立卡人员;开发6个月以下的临时性公益岗位兜底安置,帮助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此次专项行动,省里对就业扶贫工作作出了调整,人社部门任重道远。
据统计,目前全市建档立卡人员(包括稳定脱贫)共实现转移就业71827人,还有 3113人有计划外出务工计划。“下一步,市人社局将聚焦这些有计划外出务工的建档立卡人员(其中未脱贫和已脱贫享受政策1771人),多措并举,帮助他们找到满意的岗位。”吴强表示。
——全面排查贫困劳动力就业状态。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要配合扶贫部门摸查贫困劳动力就业失业基础数据信息,各县(市、区)要以村为单位自下而上逐级建立就业信息台账,实行挂图作战,为开展就业帮扶打好基础。
——紧盯重点人群开展就业帮扶。市人社局将摸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紧盯2063户边缘户、762户脱贫监测户以及回流的贫困劳动力,对贫困人口中存在失业风险或就业不稳定的,拿出切实可行措施,着力提供岗位推荐,及时开展“一对一”针对性帮扶,确保其及时上岗就业。
——继续规范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市人社局将进一步规范全市1万个扶贫公益性岗位管理,继续开发护路员、护水员等扶贫公益岗位,村级光伏电站收益80%用于设置扶贫公益岗位,积极开发6个月以下的临时性公益岗位兜底安置,帮助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加强培训提升贫困人员就业能力。市人社局将深入推进技能脱贫行动,动员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并在培训期间按规定通过就业补助资金给予生活费补贴,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
——用足用好各项就业创业扶贫政策。市人社局将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推动各项就业扶贫政策包括劳动力市场中介奖补、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奖补、以工代训补贴、贫困劳动力培训生活费补助等落实落地,切实发挥政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