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感谢帮扶干部,让俺过上好日子!”

本报记者 武芳 通讯员 周刚涛 刘永娜

“每天到村里大路上扫扫垃圾,村里更干净了,俺也能锻炼身体,每月七八百元,多亏了帮扶干部小敏,让俺过上了好日子…”日前,襄城县库庄镇李树社区残疾贫困户李晓拿着扫帚,满头大汗地回到家中,见到记者,他不停地夸着帮扶干部聂俊敏。

4年前,在宁夏开铲车、身强力壮的李晓突发脑出血,借遍亲朋好友,虽然凑够了30余万元的治疗费用,但这笔庞大的开支让本来温馨幸福的家庭跌入贫困境地。出院后,爱人要在家照顾他无法外出务工,家中一时没有了收入,两个孩子还在高中、初中就读,生活捉襟见肘。

根据李晓的家庭状况,按照识别纳入程序,2017年他被识别为贫困户,帮扶干部聂俊敏及时入户开展精准帮扶,按照“一户一策”“因人施策”原则,详细制定帮扶举措,帮助李晓办理慢性病鉴定、残疾人鉴定、低保户手续等,逐项落实残疾人补贴、教育补贴、金融扶贫政策,帮助落实危房改造,实施“六改一增”,对厨房、厕所进行修缮,有效提升了生活环境质量,鼓励李晓爱人流转土地,种植了10余亩辣椒,申办落实了特色种养补贴政策。看着李晓身体逐渐康复,聂俊敏在入户开展帮扶的同时,不断鼓励他适当运动,重拾生活信心。

“去年以来,李晓身体恢复得不错,我就帮助他申请人社局公益性岗位,在村内主干道做保洁员,还申请了一个中原农险协管员名额,家庭多一份收入,生活慢慢就会好起来。”说起自己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李晓,聂俊敏脸上闪现着开心的笑容,“李晓自己生活能自理,还能做保洁员,用自己的双手,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自己也更有自信啦!”

看到李晓身体越来越好,要强的爱人王喜云到县城产业集聚区一家鞋厂打工,每月能挣两千多元,前些年看病借的钱全部还完,手里慢慢还有了存款。2019年,李晓一家人均纯收入1万多元, 顺利摘掉了“穷帽子”。

“小敏,俺有个想法,想在村北建个山羊饲养场,先喂养四五十只,慢慢发展。俺相信,只要愿意干,生活会越来越好呢……”得到聂俊敏的肯定后,李晓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