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在疫情这场“压力测试”下,我们风雨同舟度过了不平凡的上半年。半年节点上,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全面落实中央、省关于“六稳”“六保”工作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力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和下行压力挑战下,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因时因势、积极应对,战疫情、抗风险、保稳定、促发展——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及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战时管控机制,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态势。我们坚持“抢先一个身位谋发展”,在全省率先出台四个方面18条政策支持举措,百户重点企业和1567家规上工业企业在全省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率100%。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危中寻机,把今年作为“创新年”,出台“1+6+N”行动方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我们充分发挥“红色力量”,全市9300多个基层党组织、24.5万名党员显担当、作表率……
我们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上半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扭负为正,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生产总值增长0.2%、居全省第三位,回稳向好态势不断拓展,积极因素不断累积,有力证明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潜能。
成绩令人振奋,挑战却依然艰巨。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国内经济面临的困难挑战仍十分突出。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严重受阻。我国经济正处在转方式、优结构的攻关期,前期被疫情打乱的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尚未完全修复。具体到许昌而言,疫情冲击让不少领域的风险隐患“水落石出”,各种矛盾交织叠加,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要准确把握“危”和“机”的辩证法,善于从危机中捕捉机遇、创造机遇,从而牢牢掌握主动权。从政策来看,国家正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提振增长动力,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资金政策、金融举措。从形势看,后疫情期也是“洗牌期”,旧的业态在消减,新的业态在涌现,适时引导产业布局和发展,才能赢得主动权。从许昌来看,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政策改革空间;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获批,我市新增又一对外开放平台;谋划实施九大新兴产业项目104个,上云企业达到2240家、居全省第3位,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蓄……
每一次危机都是一场大考。我们要准确把握大势,保持清醒坚定,增强信心决心,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持稳字当头,坚持积极进取,坚持战略定力,坚持科学应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进中蓄势。
非常之年要有非常担当,特殊时期要用特别之力。只要我们不惧风吹浪打,“稳”字当头、“保”字托底,我们就能答好发展稳定的“答卷”,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