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昨日召开的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确保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充分肯定成绩
坚定信心决心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战大考,今年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中央、省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抢先一个身位谋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危中寻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措施,推动疫情防控成果不断巩固,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
以保促稳 稳中求进 进中蓄势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性仍在增加,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国内经济面临的困难挑战仍十分突出,经济平稳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
在“六稳”基础上提出“六保”任务,是党中央针对当前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基本保证。做好下半年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和省委部署,以保促稳、稳中求进、进中蓄势,守住“保”的底线,筑牢“稳”的基础,激活“进”的动力,厚植“蓄”的势能,实现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1.抓实硬性任务,守住发展底线
●确保疫情不反弹
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做细做实常态化防控,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物品的精准防控,做到科学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确保就业不发生大的波动
通过援企稳岗、开发公益性岗位、扶持自主创业、加强技能培训等措施,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确保脱贫攻坚胜利收官
聚焦剩余8728人贫困人口,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持续抓好稳定增收、兜底保障、政策落实、问题整改等工作,一鼓作气、对表交账,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保安全护稳定的措施落到实处。持续抓好金融风险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确保安全度汛、万无一失。
2.稳定经济增长,巩固发展态势
●千方百计保住市场主体
持续用好“四个一百”专项行动这个平台和抓手,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新出台的一系列税收减免、金融扶持等政策,建立贯通一体、协同高效的企业诉求响应平台和工作机制,全力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渡过难关。
●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
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落实领导分包等制度,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增强敏感性,深入研究,吃透政策,高质量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向上汇报对接力度,努力争取更大支持。
●不失时机抓好招商引资
抢抓产业链、供应链变化和市场格局重构机遇,精心谋划、精准对接、精细服务,努力引进更多大个头儿项目和行业“隐形冠军”。继续运用“二分之一”工作法,完善“基金+标准化厂房”招商举措,围绕主导产业精准延链、补链、强链,确保企业引得来、留得住。持续深化对德合作,确保实现“三个20”目标。着力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促进三产服务业健康发展,用足用好出口退税、财政贴息等政策,鼓励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多措并举促进经济企稳向好。
3.突出创新引领,提升发展质量
●坚持优化存量、扩大增量“两手抓”
把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作为主战场,深入推进以智能化改造为引领的“三大改造”,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围绕培育壮大9大重点新兴产业,坚持“一个产业、一套专班、一抓到底”的运行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构建黄河鲲鹏产业生态,努力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坚持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对现有产业链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在卡脖子的地方重点部署技术攻关。紧盯前沿创新成果,吸引一批重大项目在我市开展延展性研究和产业化应用。
●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
重点发展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2.5产业,加快制造业向“产品+服务”转型,着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抓好创新主体、人才、平台、机制等关键环节,处理好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的关系,处理好招才引智与向内挖潜的关系,处理好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关系,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强化战略支撑,增强发展后劲
●着力提升基础能力
面向未来,突出重点,在5G应用、新能源、交通等“两新一重”项目上谋求新突破,赢得新优势。
●着力推进生态建设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国土绿化提速和“绿满许昌”行动计划,提升河湖水系治理水平,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用绿色发展赢得未来。
●着力推进重大改革
扭住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市属投融资平台、开发区体制改革等重大事项不放松,以更大的力度谋划、推进、实施,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树立国际视野,对标国内一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大“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覆盖面,推动政务服务再提升、市场主体更方便、人民群众更满意、法治化环境更阳光公平,让许昌的营商环境更加优良。
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石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