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县域新闻

“帮扶让俺过上了好日子”

本报记者 朱庆安 通讯员 徐幸幸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帮扶干部,要不俺哪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7月23日,禹州市山货回族乡山货村村民艾彦涛对记者说。

今年38岁的艾彦涛从小就患上了小儿麻痹,导致肢体二级残疾,至今未婚。其母亲李香莲因患糖尿病致眼睛失明,父亲艾新华已年近八旬,无劳动能力。2017年5月,艾彦涛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作为帮扶干部的铁凝瀚,多次到艾彦涛家了解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为其办理低保、慢性病卡等。这些虽然帮助艾彦涛一家解决了临时生活保障问题,但是想要彻底甩掉贫困帽子,必须让其具有“造血”功能。

铁凝瀚在一次入户走访时发现,艾彦涛正在看一本有关电脑知识的书,就主动询问他是不是对电脑有兴趣。原来,艾彦涛从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自学电脑方面的知识。

当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铁凝瀚在村“两委”的帮助下,为艾彦涛找到了一份网管的工作。从此,艾彦涛家里有了固定的经济收入。

艾彦涛说:“不管政府再怎么帮助,如果自己不劳动,怎么都富不起来。我们不能坐等领导来送米、送油,米、油都有吃完的一天,不做事就只能穷一辈子。”

之后,铁凝瀚又为艾彦涛送去了一些电脑维修方面的书,鼓励他继续自学电脑维修及组装方面的知识,并联系专业人士解决他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从而坚定他创业脱贫的信心,让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2018年5月,在铁凝瀚的支持下,艾彦涛在本村租了一间临街门面房,开了一家名为“同成电脑”的维修店,实现了他创业的梦想。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艾彦涛虽身有残疾,但是他从不服输,下决心不辜负铁凝瀚对自己的期望。

在维修电脑中,查出损坏的部件,艾彦涛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才进行更换或维修;如果上门服务则收取相应的服务费、修理费、材料费;如果未能查出故障,则不收任何费用。这种诚信经营的行为赢得了不少用户,店内的生意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由于艾彦涛努力奋进,其所在家庭被山货回族乡推荐为市级“自主创业脱贫示范户”,在全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他用实际行动传递着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的正能量。

如今,艾彦涛靠勤劳奋斗,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对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