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许昌

志存高远 勇创辉煌

——记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副主任医师苏志辉

工作中的苏志辉

□本报记者 马晓非 文/图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晚上将近23时,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苏志辉刚刚处理完一名脑出血患者,又有一名病情严重的脑出血患者被送到了科室。他有种预感,这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已经忙碌了一天的苏志辉顾不得片刻休息,匆忙投入下一场“战斗”之中。抢救患者,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

经过一夜奋战,第二天早上7时左右,患者终于转危为安,脱离生命危险。苏志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皱了一夜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疲惫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一晚上的努力能换回一条生命,无论如何都值了。”7月27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苏志辉笑着对记者说,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他喜欢这种快速为患者解决问题的感觉。

2005年,苏志辉正式踏上工作岗位。在一年的科室轮转期间,对神经专业感兴趣的他发现,对于许多复杂的脑血管疾病,手术治疗竟然可以那么快为患者解决问题,而且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006年,苏志辉选择了神经外科这个极富挑战性的专业。从那时起,他便拿起手术刀,在大脑的毫厘之间,与威胁患者生命的死神进行无数次交锋,至今已经坚持了14年。每一次手术,都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因为见过太多“生命的奇迹”,苏志辉对患者从不轻言放弃。

一名患者因头痛到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就诊,入院时已经处于昏迷状态。经过检查,苏志辉发现患者颅内有3个动脉瘤,且破裂出血。

颅内动脉瘤多为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好比埋藏在人脑中的“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破裂出血的危险,一旦破裂出血,后果不堪设想。

“这名患者情况比较特殊,一是动脉瘤数量多,二是其中2个动脉瘤的瘤颈较宽,需要支架辅助才能有效固定弹簧圈。这些都进一步增加了手术难度。”苏志辉说。

患者病情十分危重,苏志辉与该科医护人员一起,立即对患者进行治疗。他采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将弹簧圈填充到动脉瘤内,有效止血。紧接着,他又采用脑室外引流术将脑室内的血液引流出来,一次性为患者解决了问题。

虽然已经从事神经外科10多年,成功挽救了大量患者,但苏志辉始终保持着小心谨慎的工作态度,每一次手术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神经外科手术对精细程度要求极高,有时候真的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再小心、再细致都不为过。”苏志辉表情凝重地说。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有1000多亿个神经细胞分布其间。由于神经错综复杂,功能区交错重叠,神经外科也被称为“外科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对于手术,苏志辉从来都是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工作之余,他会在显微镜下将动物标本的血管游离出来,然后剪断、缝合,并保证缝合后血液能够正常流通。

越是富有挑战性的事情,越能激发人的热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苏志辉不会回避,而是勤于思考、认真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做神经外科手术之前,医生要找到病灶的位置,最开始采用的是一点定位法。然而,对于颅骨肿瘤等一些非常小的病灶,一点定位法不容易精确找到病灶位置。

发现这个问题后,苏志辉开始思考解决的办法。他与同事合作,最终找到了一种新的定位方法——128排CT辅助下四点精确定位术。通过这种技术,医生可以实现立体、动态定位,从而更加准确地找到病灶,且容易操作。

除此之外,醉心于科研创新的苏志辉还获得了3项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分别为可调节方向血肿腔引流管、股动脉按压器、手套机等。

志存高远,勇创辉煌。怀揣着医者的梦想,苏志辉将向着新的医学高峰不断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