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全磊 通讯员 唐华伟 刘强
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今年7月中旬以来,许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坚持“严查处、治乱象、立规矩、树规范、惠民生”,扎实开展文明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全力营造更加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提升了许昌的文明形象。
严管:
一个路口五名民警值守
“抢灯通行,既不文明,又不安全……”8月13日12时30分,记者行至市区魏文路与莲城大道交叉口,远远就听到民警值班岗亭的扩音设备在循环播放文明交通用语。
正值下班出行高峰期。在该路口中心,一名民警不时转动身躯,变换指挥手势,指挥车辆有序同行。在该路口四角,四名民警每人手持一个喇叭,提醒市民不要越线停车,对逆行的电动车、自行车驾驶人进行劝阻。
文明交通习惯的养成,需要强有力的管控。据许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支队长郭新华介绍,在此次文明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中,许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梳理、分析后,确定了28个严管路口、43条严管路段和11个严管区域。
该支队全警动员,实行“四级分包”和“五定一包”勤务模式,支队领导包大队、大队领导包中队、中队领导包片、路面民警包路口路段,定人员、定责任、定岗位、定时间、定标准,包秩序良好,对重点路口、路段、区域进行严管。郭新华率先垂范,每天中午或晚上,随机挑选重点路口,和一线民警一起执勤,鼓舞大家的士气。
为解决管控力量不足的问题,该支队把机关和车驾管业务部门民警配属到市区七个执勤大队,每天早、中、晚三个高峰时段和双休日在各重点路口集中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首违必罚、违法必拦”。在非高峰时段,“交警铁骑队”分区域机动巡逻,视情况定点值守,对路口进行严管,倒逼市民养成“知规守矩、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现场:
有人值守和无人值守不一样
市区八一路与府西路交叉口是28个严管路口中的一个。8月13日12时10分,记者在该路口观察发现,在民警的严管下,基本看不到电动车、自行车驾驶人抢灯通行、闯红灯现象。而在离该路口不远的学府街与府西路交叉口,由于没有民警值守,情况有些不同。当日15时许,记者在该路口看到,一名电动车驾驶人在信号指示灯再有5秒就变绿的情况下,径直前行,另外两名电动车驾驶人也跟着前行。
许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纪委书记严贵福告诉记者,在路口,有民警值守时,市民大多能遵守交通规则。无民警值守时,个别人心存侥幸。基于此,该支队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多方参与,积极引导群众文明出行。
据介绍,该支队结合正在开展的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专项活动,印制文明交通宣传材料10万余份,组织民警入户走访时发放,同时广泛发放《致沿街门店商户的一封信》《致全市单位、干部职工的一封信》。该支队还组织驾校学员在各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志愿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文明交通意识。
生活中,个别骑手为赶时间,置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于不顾。针对这种情况,8月11日上午,该支队约谈美团外卖许昌市区3家企业的负责人,采取组织观看交通事故视频、提建议等形式,督促他们加强对外卖骑手的教育和管理。受约谈的3名负责人均表示,会利用每天的早会时间,加大交通安全教育力度,引导外卖骑手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严罚:
乱象不治不罢休
8月6日12时20分许,一名大娘骑着一辆三轮电动车,载着孙子,由南向北逆行通过文峰路与建安大道交叉口。执勤民警看到后,立即通过手中的喇叭进行劝阻。可是,大娘不听,还加速逆行驶向人行道。执勤民警紧追几步,才将大娘拦停。执勤民警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后,又对其罚款20元。
许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秩序大队大队长陈宏伟告诉记者,在此次文明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中,该支队采取违法必查、顶格处罚、公开曝光、纳入征信等措施,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保持严管高压态势。
对存在交通违法行为的行人、非机动车,该支队处以罚款或督促其协助执勤、抄写交通法规、写出承诺书,进行教育惩戒。对车辆乱停乱放的,该支队采取拖移和贴单处罚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查处。借助微信公众号,该支队每天图文并茂对交通违法行为人进行曝光。在严查严纠的同时,该支队还登记交通违法行为人的身份信息,抄报其工作单位和征信部门,予以联合惩戒。
据统计,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支队已查处违法停车7860台次,查处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3108人次,强制拖移违法乱停机动车和非机动车2102台次,清理长期占用公共停车资源的“僵尸车”152台,查处机动车其他交通违法行为21626起,劝导教育群众9.8万余人次。
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我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民警不懈的付出。“我们将以乱象不治不罢休的决心,不断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坚决打好交通秩序整治攻坚战,为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提供坚实保障。”郭新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