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兆浩 通讯员 曹洪涛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1月、2月的-9.9%恢复到1.5%,全省位次从第7位前进到第5位;工业用电量增速居全省第5位,其中6月份当月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1 %,居全省第3位;工业增值税累计总量达25.9亿元,居全省第3位;工业投资从-11.2%到6.9%,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4个百分点……
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正增长,二季度经济运行稳步复苏,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
工业经济持续回升
企业是经济发展体系的“细胞”,市场主体的生存状况直接关系经济基本盘能否稳定。
疫情防控期间,在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我市深入开展“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除后顾之忧,助推重点工业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达产满产。
许继集团在许昌工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今年以来,许继集团坚持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持续强化育新机开新局。上半年,许继集团完成营业收入49.77亿元,同比增长34.59%,利润总额4.67亿元,同比增长316.91%,发展势头强劲。
这是我市工业企业顺利实现稳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介绍,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加快回升,1-6月,增速同比增长1.5%,较1-5月提高1.0个百分点,高出全省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高出全国2.8个百分点。
另一组数据,则折射出许昌工业经济的活跃程度。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3%,其中,东城区同比增长51.7%,魏都区同比增长13.9%,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简称示范区)同比增长11.1%,鄢陵县同比增长8.0%,禹州市同比增长7.4%,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比增长2.0%。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我市百户重点企业中,营收和利润实现正增长的企业数量在逐渐增加,超过一半的企业利润实现正增长。
主导产业增长较快
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许继风电)位于示范区,上半年,该企业产值保持了500%以上的高速增长,成绩尤为“吸睛”。1—6月,许继风电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38亿元,同比增长1215.5%,增速较上月增长356.7%;实现营业务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154.4%。
正是众多像许继风电这样的企业,强力推动着我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据介绍,从全市主要行业发展情况来看,1-6月,全市37个行业大类中有20个行业大类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接近55%,其中19个行业大类增速高出全市平均水平。
从我市三大主导产业来看,装备制造业、食品业、能源电力业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5.8%。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5.1%,同比增长5.6%;食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2.3%,同比增长9.2%;能源电力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8.4%,同比增长2.6%。
具体来看,上半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五大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拉动较大,成为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增长2.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6.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7.9%,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长8.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5.4%。
工业投资逆势而上
工业投资一直被视为判断实体经济发展的“晴雨表”。1-2月全市工业投资为-11.2%;1-3月为5.0%;1-4月为11.7%;1-6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速同比增长6.9%,说明工业投资正在趋向好转。
项目建设是撬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总开关,是壮大经济总量的“加速器”,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住了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就赢得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6月23日,我市2020年第二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此次开工的项目共119个,总投资358.4亿元,其中产业转型项目约占一半,撑起“半壁江山”。
这些集中开工的项目,对我市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拉动经济增长、加快转型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位于示范区的中德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总占地面积128亩,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打造集生产与服务于一体、聚集百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现代化综合性产业园,建成后对深化中德合作、推动许昌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眼下,我市正持续加大投资力度,落实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强化督导服务,加快已确定的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对冲疫情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夯实工业发展后劲。”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一个个增长的数据犹如一颗颗“定心丸”。上半场“成绩”出炉,下半场“考试”已启幕。“下一步,市工信局将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着力实施智能、绿色和技术改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黄河鲲鹏生态体系,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纵深推进‘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为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提供坚强支撑。”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