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贺芝丽:

奋斗的人生最幸福

本报记者 胡晨 通讯员 贾文静

“过罢春节,我就一直加工钢琴罩。在禹州市区东商贸拿的订单和布料,不用扎本钱,直接赚加工费。今天把这1000个做完送去,顺路再拿回来一批加工。”8月26日,禹州市梁北镇董村村民贺芝丽高兴地说。

贺芝丽今年46岁,父亲贺现杰患有冠心病,一天也离不开药;母亲刘秋香也患有慢性病,家庭生活十分拮据。贺芝丽没有兄弟,她出嫁到外村后,户口仍留在老家,经常回来照顾父母。

2017年12月,贺芝丽一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解决贺芝丽家的生活困难,董村党支部和禹州市财政局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肖应超,把其父亲安排在赵桥特色种植产业扶贫基地工作,母亲刘秋香在村里干保绿员,俩人每月工资600元。去年夏天,驻村工作队还帮他们把漏雨的房子修葺一新,“六改一增”全部到位。

都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在贺芝丽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她曾在市区一家小型制衣厂打过工,有一定的缝纫和制衣经验。在大家的鼓励帮扶下,贺芝丽筹措资金2.6万元,购买了6台电动缝纫机、3台锁边机和1个烫板,开办了缝纫加工店,承接加工窗帘、制衣、修补衣服等业务,迈出了创业脱贫第一步。

最初由于加工店规模小,地理位置偏僻,生意冷冷清清。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利用个人社会关系、手机微信平台及村委会广播进行宣传,并帮助贺芝丽联系装饰公司的窗帘加工业务。再加上贺芝丽待人热情、做工细致,加工店的销售门路越做越广,又承接了一家公司的钢琴罩来料加工业务,生意慢慢步入正轨。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贺芝丽一个人忙不过来,她又聘请了3名本村村民,手把手传授缝纫技术,每天赶制订单。2019年,贺芝丽一家全年纯收入3万多元,成功脱贫摘帽。

“靠双手挣钱致富,腰杆才挺得直。我非常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对我家的鼓励和帮助。以后缝纫加工店的生意做大了,我还要带动周边更多姐妹一起致富!”贺芝丽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