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红卫 杨伟峰 文/图
“这是我们的全自动提升系统,采用一对16吨重型箕斗交替提升,只需两分钟就可以从地下640多米处将16吨原煤提升上来。除了每天两个小时的固定检修,其他时间都是满负荷运行,日均提煤660箕斗。”8月24日,在神火集团泉店煤矿(以下简称泉店煤矿)主井车房,两名操作人员坐在操作台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不停变动的各项数据。
今年以来,泉店煤矿以“防疫情、保安全、促生产”为工作主线,坚持责任落实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双线战役,取得了骄人业绩:1—7月份,累计生产原煤83.72万吨,掘进进尺4022米,缴纳税款1.475亿元。
“在市、区两级的鼎力支持下,我们于2月10日顺利通过建安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验收,成为许昌市首批复工复产的工业企业。”泉店煤矿党委副书记孟伟告诉记者。
为了全力战疫情、保供应,泉店煤矿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成立了疫情防控专班,采取封闭管理、分批精准返矿、动态督查等措施,全力确保矿区零疫情。同时,坚持复工复产安全管控“上手就紧”的原则,对井下复工复产前的安全状态进行了横到边、竖到底的全面验收,为摁下复工复产快进键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坚持量效并重和主辅分明、优化提升、集约生产的原则,实行生产‘倒逼’机制,倒逼产量、倒逼进度、倒逼任务。”孟伟介绍,通过优化生产布局,矿井逐步形成了“两采一备”保产量的接替局面。同时,通过加长工作面、煤机装备升级等措施,使工作面单产得到大幅度提升,二1煤综采工作面单产由原来的每月5万吨提高到9万吨,二3煤综采工作面单产由原来的每月2万吨提高到3.5万吨。“我们还优化了工艺流程,重点从放煤工艺、含矸率、支架漏空、架前冒顶控制等方面着手,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同时,采用采面长孔注水代替浅孔注水工艺,增加工作面生产时间,提高产量。”
在保证原煤产量的同时,该矿还牢固树立“掘进主动、全盘主动”理念,积极组织掘进攻坚,努力提高掘进作业线的机械化程度。同时,通过制定打破常规的激励政策,重奖安全优、质量好、效率高的区队,调动了大家你追我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锚索自动切断机、U型棚连接板一次性修复成型机、重力冲撞式冲锤机……在该矿的劳模职工创新之家,摆满了职工自主研发的各种专利设备的模型。“今年前7个月,我们共申报各类创新成果150项,有效解决了现场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累计节支增收200余万元。”孟伟说。
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引导、鼓励广大职工勤于探索、勇于攻关、乐于创新,该矿积极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在曹建峰职工创新工作室,记者了解到,该矿日均用电30万千瓦时,机电二队副队长曹建峰结合电力系统不同时段的供用电负荷情况,制定调荷避峰制度,每年可节约电费数百万元,极大地降低了吨煤成本。此外,该矿持续深化“人人都是经营者,岗岗都是利润源”的经营理念,推动精细管理降本增效、节支降耗稳盈增盈。
1—7月份,该矿通过修旧利废、材料管理、招议标降价等,节约资金1200余万元。
“人工打眼、放炮落煤,煤飞尘舞、脏险累苦。”这是人们对煤矿企业的传统认知。如今,随着煤矿“四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加速提档,矿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泉店煤矿,井下运输、提升、排水、供电、通风、压风等系统基本实现了自动化运行和远程监控,部分场所实现了无人值守。
“我们正在全力推进智慧矿山建设,通过全流程再造,使煤矿的效能得到充分释放、提升,进而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安全效益。”孟伟说。目前,该矿“主排水泵房自动化改造”“主煤流皮带自动化升级改造”两个子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已经升级完成,“视频综合管理系统建设”中主煤流皮带沿线系统7月上旬已开始施工,“中心机房及调度室建设”7月中旬开始施工,“综合自动化平台及万兆环网建设”正在进行现场调研、制订施工方案。
此外,该矿党委提出了“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党建工作“一盘棋”思想,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硬实力,将政治学习与安全教育相结合,将主题教育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同频共振、良性互动、共同提升,点燃了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下一步,我们将在严控风险、智能化建设、量效并举、模式创新、稳健发展上下功夫,以坚强有力的管理举措,努力完成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孟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