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东雅
他没有三头六臂,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两次身负重伤依然坚守岗位,用平凡书写不凡,用初心践行使命,一直守护着高速公路的安全与畅通,被同事们戏称为“钢铁侠”。他就是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禹登分公司(以下简称河南高发禹登分公司)路产科科长智振勇。
“河南高发禹登分公司所辖道路主线全长134.91公里,包含盐洛高速(原永登高速)、焦唐高速的部分路段,共有桥梁80座,其中特大桥1座、大桥38座、中桥41座、隧道6个……”没有人比智振勇更熟悉这些路,他见证了这些路从修建到开通的全过程。从2005年至今,他先后在协调处、办公室、鄢陵路产管理大队、禹州路产管理大队、路产科工作,自2012年起担任路产科科长。
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河南高发禹登分公司所辖永登高速历经4处涉路施工保通工作,其中3处上跨、1处下穿,均集中在K326-K337的11公里内,施工点密集,保通区、工期重叠,施工周期长,保通区设置之难、协调工作之繁复、通行压力之大,是我省高速公路保通工作开展以来前所未遇的。
2015年7月,智振勇意外摔伤,胸椎两处骨折,躺在病床上的他每天拿着数份文件研究保通措施,每天接打50余个电话沟通相关事项。身体好转后,他立即出院投入工作。为确保路权不受影响,他组织多个部门精干力量,反复20余次对涉及的路产清算、排查,并通过单方、多方及联合施工单位排查等方式追回了总额160余万元的路产损失。2016年7月,智振勇右脚踝再次骨折,他没有休息一天,打着石膏拄着拐杖奔波于鄢陵、许昌、登封三地之间。同事们一边开玩笑一边心疼地称他为铁人。
2008年至今,智振勇参与辖段1021起事故处理的指挥与调度工作,参加30余次跨线作业的现场指挥;2010年,参与编撰省公司《河南高速公路路政规范化管理读本》一书;2019年,组织制订了禹登分公司路产部门档案制作标准化细则,规范完善了路产档案管理体系。
2018年以前,该公司路产部门一直沿用人工填写路产案件文书和巡查记录的传统方法,存在内容烦琐、重复填写、出错率大,工作效率低、作业时间长,纸质版保存难度大、不便于调阅和管理等诸多弊病,已成为困扰高速公路路产部门的重大问题。2018年8月,智振勇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科技攻坚,与河南志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沟通合作,自主研发高速公路路产案件处理系统和“路产宝App”,力求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由于没有同类产品可以参考,而且上级部门对文书制作规范有相关要求,智振勇依据路产工作中路产文书制作及巡逻日志的实际需要提出要求,一点一点做出框架,前后座谈近20次。
经过一年自主研发,2019年7月,高速公路路产案件处理系统和“路产宝App”在河南高发禹登分公司进行试点使用,实现了三级权限管理、基本信息预置、外业文书一键打印、内业文书一键打印、巡查记录电子化五大功能,可以将外业人员路产文书制作时间由原有的30分钟缩短至5分钟之内,最大限度减少了路上作业时间,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将内业人员路产文书制作时间由原有的数个小时缩短至3分钟,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并能够通过系统后台监管各大队、各中队工作,避免廉政风险,此系统的使用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可。2019年12月,两项成果均获得软件著作权。
多年来,智振勇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默默奉献给了高速公路。谈到家庭,他常常哽咽。2012年,他在禹州路产管理大队主持工作时,曾驻队整整53天没有回家;2016年冬,当接到除雪保通任务时,他立即返回单位;2020年伊始,全国笼罩在新冠肺炎的阴霾中,他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单位投入到疫情防控当中,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当13岁的女儿在视频中叮嘱我注意身体、做好防控措施时,我欣慰地感受到女儿已经长大,能理解我了,顿时觉得一切都值得。”智振勇说。
“回首向来萧瑟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6年的风雨前行,智振勇把自己的满腔热忱奉献给钟爱的高速事业,在大事难事和考验面前永远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一往无前的姿态和舍我其谁的境界,诠释了新时代的担当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