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刚领
“快看,‘三连冠’!中国文明网刚刚发布消息,许昌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是我市连续三届荣获这一殊荣。”11月10日上午,市民赵海文在微信群里发布了这一消息,“文明荣光,照亮许昌;文明许昌,我为你自豪。”
当天,许昌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喜讯传遍汉魏故都大地,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许多读者通过来电、来信、留言等方式,纷纷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让广大市民群情振奋,欢欣鼓舞,倍感自豪。
“‘全国文明城市’是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和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当得知这一喜讯时,我眼睛湿润了,我认为这个荣誉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积极推进的结果,更是全市各级干部、市民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实干的结晶。”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创文办常务副主任刘少林激动地说,“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始终坚持干群联动、同频共振,汇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20年来,市委、市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走出了一条特色创建之路,‘全国文明城市’品牌越擦越亮。”
“我单位作为主创单位,我们感到非常骄傲,为能积极参与创文工作感到非常自豪。”市交通管理支队支队长郭新华说。工作中,该支队坚持“严整治、治乱象、立规矩、树规范、惠民生”的原则,找准突破口、切入点,大力整治市民反映强烈的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严管交通堵点乱点,有效遏制了交通乱象,规范了我市的交通秩序。
孙宏毅曾担任市创建办主任等职务,连续十几年参与我市创建工作,对这项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从今年创建工作开始,我就密切关注着今年的创建情况。”孙宏毅说,“创建永远在路上。未来,希望我市在改善硬件环境的同时,也能较大提升文体方面的软实力,让我们的城市在创建中创造更多精彩,谱写新辉煌。”
“这个荣誉的获得,大大提升了许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我非常自豪。我们应把这份来之不易的殊荣维护好,把惠民举措固化为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创文成果。”魏都区委社工委副主任常志伟如是说。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魏都区2000多名网格员“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不断收集辖区群众的诉求,普及文明知识,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大大增强了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听到这个喜讯,大家禁不住欢呼起来。过去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得到了肯定,值!”建安区许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杨振华说,“创建文明城市不仅仅是为了拿一块牌子、争一个荣誉,而是通过争创,推进社会发展、优化城市环境、提高文化品位、增强城市凝聚力、造福人民群众。”
“我得知这个喜讯后,心情非常激动。作为一名社区干部,我曾参与到疫情防控和创文工作中,这段经历将是我人生中难忘的回忆。”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七一社区党委书记马静说。在马静看来,文明城市创建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参与。作为社区的领头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具体行动,感染和带动更多居民一起参与进来,共同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实现共建共享,擦亮“全国文明城市”这一“金字招牌”。
创文成功消息传来,许昌电气职业学院的微信群里一片欢腾,大家纷纷为许昌点赞加油。该院副院长冯朝印表示:“创文永远没有终点。喜悦过后,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我们要用更高的标准、更认真的态度开展今后的工作,将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