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评论之一

党建引领 硬核驱动

许 言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如今,承载着亿万人民梦想的全面小康,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今天的中国,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带领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接续奋战,谱写了一曲战胜贫困的奋进之歌——全市19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累计脱贫4.8万户16.55万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95%。

全市最后一批3946户8728名贫困人口即将在年底前“摘帽”,许昌儿女正在党的领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总攻。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党的领导是根本,党的建设要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今年3月6日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全市各级党组织必须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基层一线锤炼党性、转变作风、检验能力,让党建引领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硬核驱动。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路线、目标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市县乡村党组织书记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脱贫质量提高了,干群关系紧密了。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脱贫攻坚部署的战斗堡垒。近年来,我市坚持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通过补齐缺职、调整不称职村党组织书记,严格管理驻村第一书记,在保持428名第一书记稳定基础上,今年又选派510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努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为乡村留下一笔宝贵“政治财富”。

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今,脱贫攻坚战正在进行最后总攻,即将取得全面胜利,需要全市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咬紧牙关,接续奋斗,攻坚克难,责任再夯实、精力再聚焦、措施再精准,努力啃下最后的“骨头”,拿下最后的“山头”,攻下最后的“堡垒”,确保决战决胜、圆满收官,交出质量高、成色足的优秀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就需要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继续扛牢“强党建”的责任,站稳“为人民”的立场,肩负“促发展”的任务,用“红色基因”强心铸魂,以党建引领硬核驱动,让党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在乡村振兴主战场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