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今日魏都

妻子17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丈夫——

用行动谱写爱的赞歌

本报记者 付家宝

在魏都区东大街道办事处文惠社区干休所院,有这样一个家庭:丈夫张申茂因一场意外落下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妻子刘秀凯不离不弃,用爱和坚守诠释着人间真情。“我觉得幸福不一定是腰缠万贯,而是夫妻同舟共济、相敬如宾、不离不弃,这才是世上最美的家庭。”11月16日,提起自己的家庭,刘秀凯笑着对记者说。

刘秀凯与张申茂今年都是73岁。张申茂曾是干休所的一名工作人员,2003年11月,他找来梯子修剪一根压在电线上的树枝,在下梯子时,不慎踩空,头部重重地摔到地面上,当场昏迷。经过抢救,昏迷27天的张申茂捡回了一条性命,却落下了终身残疾,身体的右半边无法动弹。

丈夫生病后,刘秀凯的生活一下子忙碌起来,每天准备各种食材为丈夫补充营养;怕丈夫长期不活动气血不通,每天为他按摩……“尤其是膝盖两侧,要用力揉、捏,可以活血化瘀。”照顾丈夫17年来,刘秀凯已经是半个专业的按摩师。天气好的时候,刘秀凯还推着轮椅上的丈夫到院里晒太阳。

张申茂刚从医院回到家时,意识不清醒,吃饭都成问题,刘秀凯就每天给张申茂喂饭。在刘秀凯的精心照料下,张申茂的身体渐渐有所好转,慢慢地会说简单的话了。为锻炼丈夫的自理能力,刘秀凯买来一张学生课桌,每次吃饭都站在丈夫身边,将饭菜用筷子拨到丈夫的勺子里,让他学着自己独立吃饭。

由于张申茂腿部神经受到压迫,血管渐渐形成血栓,整条腿开始腐烂,不得已做了截肢手术,装上了假肢。丈夫装上假肢后,刘秀凯怕他晚上睡觉翻身掉下床,就睡在他旁边照顾他,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张申茂的妹妹怕刘秀凯一个人照顾病人太辛苦,就主动去她家帮忙,但张申茂似乎只喜欢让妻子照顾。

看着丈夫瘫痪后,没有了往日的欢笑,为能打开他的心结,刘秀凯想尽了一切办法,她时常向丈夫分享生活中所遇到的趣事,有时还会带他出去转转,分散他的注意力。经过多种努力,丈夫终于扭转了心态,一步步“走”出了心理阴影,对生活充满了向往。“好好的人突然身体变成了这样,遭受这么大的打击,肯定心里接受不了。我多陪他聊聊天儿,希望他心情好点儿。”刘秀凯说。

喂饭、喂药、清洗尿布、擦洗身子、揉脚按摩、翻身……17年来,刘秀凯不离不弃,用无微不至的关爱陪伴着丈夫。

如今,刘秀凯照顾丈夫已经成为习惯,出门买菜也是急着往家赶,生怕丈夫有需要时她不在身边。她说:“希望丈夫能恢复得更好,只要他和孩子们好好的,我就很满足了。”

刘秀凯的坚韧和勤劳感动了许多人,她悉心照料瘫痪丈夫的事迹被街坊邻里广为传颂。“一晃17年过去,很多苦难不都熬过来了?张申茂不能没有我,有他在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只要他有一口气,我就不会放弃。感谢来自社会各界和邻居的帮助,让我一次次渡过难关。”刘秀凯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