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要闻·广告

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社会意义

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水泥结构调整、建筑业技术进步、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现代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和重大举措, 对于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据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提供的标准,由于生产和利用散装水泥节省包装消耗、减少损耗、循环利用工业废渣、减少排放等因素,每万吨散装水泥可节约标准煤153.29吨,减排粉尘100.5吨,减排二氧化碳450吨、二氧化硫0.333吨。每万立方米预拌混凝土可节约水泥800吨,节约标准煤133.09吨,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1800吨。每万吨预拌砂浆可节约水泥430吨,节约标准煤71.53吨。

(二)实现清洁生产,保护人居环境

发展散装水泥,可以确保水泥出厂、运输、贮存、使用等环节基本达到无尘作业,实现清洁生产。发展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可杜绝水泥、黄沙、石子等粉粒状材料搬运到建筑施工现场所产生的“跑、冒、滴、漏”等污染;减少施工现场露天堆放的粉粒状建筑材料所产生的二次扬尘污染;避免现场搅拌的噪声扰民;防止雨季水泥、黄沙、石子等建筑材料变成泥沙土,流入城市的排污管道,造成堵塞,影响人居环境。

(三)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及施工效率

发展散装水泥,能确保水泥从生产、流通到使用环节的产品质量,进而保障建筑质量。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是建筑和建材行业的重大科技进步。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可以改变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的配比由人工控制,质量波动大等落后的生产方式,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和砂浆的质量;提高建设施工现场装卸作业效率,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建筑施工现代化水平和效率;有利于节能、环保等新型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

(四)加强施工现场“两个禁止”管控减少扬尘污染

全面禁止县以上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所有建筑工地(含房屋施工、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现场搅拌混凝土及现场配制砂浆(两个禁止),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工地因现场搅拌混凝土、配制砂浆及现场堆放沙石造成的扬尘污染,确保完成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

(五)改善劳动者作业环境,保护身心健康

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取代了传统落后的靠人拉肩扛、人工装卸、人工搅拌的施工方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变了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尘土飞扬的作业环境,使劳动者身心健康得到保护。

(许昌市商务局散装水泥管理中心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