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
决战脱贫攻坚,仅靠各级党委和政府“千里走单骑”,不可能“过五关斩六将”,要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
当前在许昌,有一种投身脱贫扶危济困的攻坚力量在汇聚,有一种助力脱贫无上光荣的价值信念在传递,有一种参与脱贫人人可为的巨大激情在燃烧,脱贫攻坚真正从扶贫部门的“独角戏”转变为社会各界的“大合唱”。
抓好专项扶贫,让脱贫成果“货真价实”。以政府为主导的专项扶贫,是扶贫开发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更是大扶贫格局的中流砥柱。我市在补短板、强弱项、促巩固、谋长远上聚焦用力,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就业促进等扶贫措施,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当前已经呈现出一幅脱贫增收的美好图景:“走出去”,外出务工挣钱;“引回来”,回乡创业带动就业,激活内生动力;“稳下来”,做强当地产业,提供公益岗位,让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拿出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让贫困人口从事公益性岗位;“晒出来”,各类就业信息优先传送给贫困户。
抓好行业扶贫,让贫困群众吃上政策“小灶”。吸纳各界力量,着眼全面脱贫,扶贫开发早已不是扶贫工作系统的“内部事务”。全市卫健、教育、交通、水利、住建、金融、电力等行业部门发挥各自行业优势,从贫困群众最迫切、最关键、最突出的困难与问题出发,向贫困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特殊政策支持,为脱贫攻坚加一把力、添一把柴,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曙光就在眼前。出行更加通畅、饮水更加安全、就医更加便捷……一项项民生工程、一批批产业项目不断上马,为脱贫“加码”、为幸福“加速”。
抓好社会扶贫,让脱贫“大合唱”歌声更加嘹亮。“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如今,从党政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民主党派到社会组织,从爱心人士到志愿者,脱贫攻坚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一场气势恢宏的“大合唱”在许昌大地唱响。一个个帮扶单位把他乡当故乡,在定点帮扶中结下同胞谊、扶贫情;一家家民营企业把乡亲当至亲,在结对帮扶中显身手、展担当;一支支社会力量把扶贫当责任,在广泛参与中惠民生、暖民心。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关乎民心向背的历史大考,是关乎党的执政根基的政治大考。在全市推进脱贫攻坚的壮阔历程中,有千千万万个你我他的智慧和汗水,有无数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百万许昌儿女步履铿锵,携手共奔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