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安全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以下称 “五进”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加强公众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11月4日,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市减灾委员会在联合下发的《许昌市推进安全宣传教育“五进”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中给出了明确答案。
重点任务清晰明确
安全宣传教育“五进”工作是什么?如何发挥其在服务社会安全发展、提升社会安全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案》提出了五项清晰明确的重点任务。
这五项重点任务是:加强安全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形势任务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方科学理性认识灾害事故,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宣传教育,推进工作理念、制度机制、方法手段创新,强化社会安全自觉,深化社会共治理念;加强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宣传教育,宣传党委政府、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企业和从业人员等各方面的安全权利、义务和责任,提高安全法治意识、法治水平和法治素养;加强公共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风险防范、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等常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夯实社会安全基础。
推进举措精准有力
为实现安全宣传教育“五进”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任务,《方案》结合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家庭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80多项精准有力的举措。
在进企业方面,其中一项要求是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大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力度。为此,《方案》提出了几项具体举措,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作为重要内容,分级分批组织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轮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作为企业日常安全宣传教育重要内容。
在进农村方面,《方案》提出了几项具体举措,利用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村文化活动站、学习室、“村村响、户户通”广播、惠民电影等方式,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利用农闲、节庆、集市、庙会等民俗活动和农民工进城、返乡等时机,以及“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重要安全宣传节点,针对务工青壮年、农村留守人员等不同对象,开展精准化安全宣传、咨询服务和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普及灾害应对和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消防火灾、用气用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等。
在进社区方面,其中一项要求是结合社区各项宣传活动,推动社区安全宣传教育有效开展。《方案》提出的具体举措是在社区、小区明显位置合理设置安全宣传栏、橱窗、社区墙报等,在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等播放防灾减灾救灾常识和安全提示;编印发放《社区安全知识手册》,内容涵盖居家出行、用电用气、装修装饰、防火防盗、企业生产知识等。
在进学校方面,针对推动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方案》提出了这样几项举措:在校园宣传栏、黑板报、网站、“两微一端”、抖音等设立安全宣传专栏,定期更新安全宣传内容;利用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动态循环播放安全知识和安全提示语;在校园、走廊、教室、学生公寓、操场等醒目位置张贴安全提示标语等。
在进家庭方面,针对推广家庭安全方面的价值观,《方案》提出的措施是组织编印发放《家庭安全知识手册》《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宣传安全理念和安全知识;将安全宣传教育进家庭和进学校相结合,通过开展“我把安全带回家”等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邻里联谊和家校共建活动,深植家庭安全理念;结合家庭特点开展个性化、亲情式安全教育,汇聚关注安全的家庭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