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以归零心态续写文明创建新辉煌

本报记者 许廷合

近日,我市成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连冠”的喜讯传遍莲城大地,喜悦、振奋、自豪之情洋溢在每一位许昌人的脸上。“三连冠”的背后,既是一座城市的心之所向,也是每一名许昌人的行之使然。我市干部群众纷纷表示,站在文明城市建设新起点,将以归零心态重新出发,进一步完善创文长效机制,让全国文明城市的奖牌始终熠熠生辉。

“许昌的空气更好了,天空更蓝了,基础设施更健全了,人民的生活更舒适了,希望许昌一天更比一天好。”许昌市中心医院医生居春阳表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将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增进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城市的医疗事业持续良好发展添砖加瓦,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听到许昌创文实现“三连冠”的消息时,许昌市教育局宣传科工作人员贾朋第一时间就把这个喜讯发到微信朋友圈,力求用最快的时间让身边的人知道这个好消息。“‘三连冠’对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一种肯定和鼓励。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今后我们每个市民更要以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让城市更美丽、市民更幸福。”贾朋说。

文明创建“三连冠”的背后,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努力,彰显了市区综合能力的提升,这其中更离不开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慈济慈善基金会许昌站的负责人刘俊玲,是一名已在环保路上走了7个年头的“环保卫士”。为了让更多人熟悉生活垃圾分类,从2017年至今,刘俊玲和她的公益团队进社区、进学校,先后举办了300余场环保知识公益讲座,倡导绿色生活理念。“环保事业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刘俊玲表示,“只要我们每个人从身边做起,从少用一只塑料袋、一张餐巾纸、一个快餐盒做起,从‘光盘行动’、无纸化办公开始,就能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就能推动环保事业的大步向前,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文明宜居。”

“现在许昌的街道干净、整洁,门店前的乱摆乱放现象不见了,占道经营的小商贩没有了,老旧庭院的卫生死角有人清理了,居民房前屋后的垃圾变成了花花草草,邻里纠纷也变成了邻里守望,小区里垃圾分类进行得红红火火……”说起创文工作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变化,魏都区西关街道办事处八一西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林枫如数家珍。她说,这些成果取得的背后,有各级工作人员的汗水,更有全民参与的力量,希望所有人都能珍惜创建成果,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继续把这份荣誉守护好。

经过全市上下的接续奋斗,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在许昌越擦越亮,这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持‘奖牌拿到手,创建不松手’的工作理念,以归零心态振奋精神再出发,始终坚持目标导向主动出击、坚持问题导向查漏补缺、坚持结果导向迎难而上,全力建设‘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宜居之城,奋力用智慧和担当在创文工作中作出魏都新贡献。”魏都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素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