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许昌现在开办企业这么方便,登录网站一次性全办好了……来之前,我还担心涉及多个部门,流程会很复杂……”12月1日10时许,作为一家总部在俄罗斯的外商独资子公司法人,郑亚丽来到许昌市民之家——注册成立公司。在企业开办服务区帮办员许果真的指导下,郑亚丽自己点开电脑、登录平台,填写各项身份和材料信息……不到两个小时,办理营业执照、申领相关发票等业务全部顺利办结。
办完了业务,郑亚丽告诉记者,自己虽然是一个信阳人,但她在许昌做生意很舒心,生活也很便利。说完,她还跟记者聊起了公司业务:“我们是一家涉足能源、环保的公司,在固废处理领域拥有先进的核心技术,相信一定会有一番作为。”
“其实对市民而言,只要家里有一台联网的电脑,就能办理这些业务,不过来这里会得到更有效的指导,业务办理也会更快一点儿。”从2018年4月开始就在这里当帮办员,许果真对这项工作颇为熟悉。“深化‘放管服’改革,每年都有新成效,确确实实为群众带来了便利。”许果真感慨道。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了极大便利。”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赵峰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以来,该局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按时完成市直1843项行政权力和329项公共服务事项的梳理、认领、录入和发布,各县(市、区)录入完成率、要素完整度全部达到100%; 录入完成率、要素完整度也均达到100%。
据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审批改革协调科负责人徐丹丹介绍,除涉密等事项,在行政许可类事项上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基础上,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目前100%实现“最多跑一次”。
同时,通过进一步精简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市级“零跑动”事项数提升至1818项,占比81.48%,市级即办件事项增加至768项,占比35.23%。新梳理138项凭身份证就可以办理的“一证通办” 事项,企业和群众办事只需要提供一张身份证即可办理,无需提供其他证明材料。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压减事项办理时限,截至目前,市本级行政许可类事项时限压缩比87.02%,位居全省第二。
不仅如此,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还在半个月时间内加班加点完成许昌市招商合作“热力图”,汇聚了我市38条投资考察线路,68个招商平台载体,总面积达135平方公里的35个产业用地信息和48个投资合作机会信息,为外来资本选择我市、投资我市定制一份“掌上攻略”。“热力图”荣获了中国信息协会设立的“2020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一经发布,便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和好评。据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对“热力图”进一步完善升级,招商咨询、重大工程将与招商专题数据做到实时更新,并结合5G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让产业项目实现远程可视化,更加全面、生动地推介许昌产业环境和投资政策。
“我们还认真落实‘好差评’制度,重点推进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问题整改,对企业群众反映强烈、‘差评’集中的事项,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和整改措施,推动问题解决。”赵峰说,通过“好差评”这个指挥棒,把政务服务“好差评”情况作为个人绩效考核、政务服务各类考核评价、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指标和内容,强化群众监督,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下一步,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将围绕企业和群众需求,加强数据赋能,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有序推进跨省通办、全省通办,深入推进“一窗受理”改革,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无人干预智能秒批、秒办和一件事一次办,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在智慧政务方面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