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李广超:用心用情答好“扶贫答卷”

本报记者 武芳 通讯员 耿晓娟 翟味贤

熟悉襄城县茨沟乡沟刘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广超的人,都说他是个不善言辞、只知道实干的人。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干的?又干出了哪些成绩?近日,记者来到沟刘村一探究竟。

走进沟刘村,笔直平坦的道路四通八达,整齐的绿化树和路灯立于两侧,彰显着新时代新农村的新风貌。广场上,三三两两的村民在健身器材上边锻炼边聊天儿。

“现在我们对村里的道路、广场都非常满意,不仅出行方便,还有娱乐场所,比过去好多了,这都是李书记来了之后发生的变化。”茨沟乡沟刘村村民王德义说。

王德义口中的李书记就是李广超。3年前,李广超被派往沟刘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来的时候,村民们现在跳舞的大广场还是一个大坑塘,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下雨天大家就尽量不出门,因为到处都是泥,严重影响出行。

上任后,李广超走村串户,察民情、听民意,把沟刘村的村情摸得一清二楚,对16户贫困户家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为了沟刘村下一步的发展,他制定了工作计划,先把党组织健全建强,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随后在村“两委”的齐心协力下,开始提升基础设施。如今,村里建成了92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全村接通自来水、安装路灯60余盏,又建成了300平方米的文化大舞台、治理4处坑塘、安装天然气、实施厕所改造等。该村2017年8条主干道路均已硬化,2019年新修水泥路220米,2020年新修水泥路1005米,现申请2021年新修道路470米。沟刘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不是“到处是沟”的沟刘村了。

“既然组织把我派到了这里,我就要好好干,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李广超说,村里的贫困户确实难,有啥好的政策,他都积极协调落实,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截至今年11月份动态调整,沟刘村的16户43名贫困群众全部光荣脱贫。但是李广超深知,圆满收官不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束,如何保证贫困群众不返贫才是长远之计。

“这片冬枣林是村里的集体经济,一共93亩地,栽植了12000棵,三年挂果后,每亩地收入是5000元,这样村集体每年收入就有三四十万元。”李广超说。除了冬枣林外,村“两委”还与村里的养殖能手联合,建设了6座现代化鸡舍。村“两委”负责提供土地、完善基础设施,申请2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作为投资,由养殖能手经营,每年给村集体上缴6万元,作为村集体的收入。

两个项目的实施,让李广超放心了许多,村集体有了钱,就能为贫困群众办更多实事、好事。“要尽自己最大努力,让群众满意,这也是我的职责所在。”李广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