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赵继征:

把路修到群众家门口

本报记者 胡晨 通讯员 葛鹏菲

“这是通往村里的生产路,工程质量可马虎不得。咱们要严格把关,真正方便群众生活、生产!”12月2日,在禹州市梁北镇苏沟村,该村驻村第一书记赵继征正和村“两委”干部察看通村生产路的建设情况。

苏沟村位于三峰山脚下,距禹州市城区6公里,全村1035人,耕地869亩。今年3月,赵继征被组织选派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

基础设施较差、没有集体经济、遗留问题多……刚入村,赵继征放下行李,就挨家挨户走访村情民情。“群众反映最多、最无奈的就是‘路’。”赵继征说,经过了解,在这个不算偏僻的小山村,竟然20多年没有一条像样的上山生产路,群众白天骑车下山时常有人摔倒。

为解决这一问题,赵继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村“两委”干部带头、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乡土人才大力支持,在他们带动下广大群众纷纷慷慨解囊,并主动报名参与修路义务劳动。同时,赵继征多次返回派驻单位汇报情况,积极协调各方关系,邀请相关部门到实地查看。

功夫不负有心人。10月15日,苏沟村的修路项目得到上级部门批准,项目全长5.2公里,路面宽5米、厚度18厘米。目前,该工程正在进行第一阶段的施工,先修从乡道经过四组至山口的上山生产路,路基施工已全部完成,预计12月中旬就可整修完毕。此路段总长1.7公里,完工后将大大方便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

“路修好了,下雨天再也不用踩泥了,开春给庄稼浇水施肥也更方便了!”看着家门口即将修好的水泥路,苏沟村四组村民孙长有激动地说,“这多亏了组织上给我们派来了好书记!”

“作为一名女同志,我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更没有折损‘第一书记’这个称号!让群众走上水泥路,结束‘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状况,就是目前我最大的心愿。”赵继征说。

随着村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为苏沟村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从乡村旅游做起,陆续开发千亩花海、民宿风情、网红长廊相结合的农业观光游,真正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苏沟。”赵继征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