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10点,家住市中心医院家属院的刘巧鸽买完菜,将两轮电动车推至小区楼下的智能充电车棚。车棚一侧规划了电动车车位,车棚桩上安装了多个充电口。
“这个充电车棚此前是一块空地,乱停乱放现象尤为严重。”刘巧鸽说,“以前,居民给电动车充电都是从家里拉电线,既不安全,又影响左邻右舍进出。改造后,小区变化太大了,邻居们都拍手叫好。”
从以前的提心吊胆到如今的拍手称赞,见证的恰恰是市中心医院家属院的美丽蝶变。作为魏都区西关街道办事处建安社区的一个老旧小区,该家属院建成于1980年,共有10栋居民楼363户。经历了40年的岁月侵蚀,该家属院同大多数老旧小区一样,出现基础设施老化、管理失序、公共服务缺失等问题,过去干净的小院子活力消退,成了居民眼里的“脏乱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栋楼就是市中心医院主治医生住的地方,咱们老百姓也都叫它‘专家楼’,是许昌数得上的好小区。”指着临近市区五一路西侧的第二栋居民楼,在此居住了30多年的老居民周耀辉说。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路面坑洼、违章搭建、乱堆乱放等问题日渐增多。小区大门的北侧墙面上,老照片清晰地展示着改造前的景象。
变化,发生在今年3月。乘着“四改一增”的东风,2020年3月份,西关街道办事处和建安社区围绕前期7次居民议事会上居民提出的90条意见、建议,正式开始对该家属院进行提升改造。
“我们重点解决影响居民安全和居住功能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让这个家属院重新焕发青春活力。”建安社区党总支书记杨位娟介绍,经过与居民协商,围绕居民“急难愁盼”共实施了55个项目,到今年9月份顺利完成了改造提升工作。
路面硬化了、管网改造了、配套设施齐全了、车辆停放有序了……“不买房不搬家,如今‘老居民’过上了宜居的‘新生活’。”在该家属院北侧新修建的休闲小广场上,一群正带着孩子游玩的大爷大妈脸上洋溢着幸福开心的笑容,提起老旧小区改造,大家都赞不绝口。
变化,不只发生在市中心医院家属院。记者了解到,按照魏都区2020年民生365工程计划,今年魏都区要改造提升300个老旧小区,持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截至目前,已有302个老旧小区全部完成了改造提升,超额完成了预定任务。
魏都区“四改一增”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下一步,魏都区将持续实施民生365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政务服务和保障体系,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让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