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魏都区在居民家门口开展了100场公益演出活动,让20余万名居民畅享文化盛宴,不仅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增添了动力,也为居民打造了一个展示才艺的新舞台。笔者认为,魏都区公共文化服务取得的良好效果,离不开“精”“准”二字。
做到“精”,就是要摆脱传统的任务思维模式。把演出送到居民家门口,无论是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入手,还是从增强基层的文化建设水平入手,都切中问题要害,但如果按照任务思维模式,指标完成就了事,活动很容易流于搞形式、走过场。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魏都区强化组织统筹,严把演出质量关,每场活动结束后都要组织座谈,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真正把欢乐送到了老百姓的心窝里。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做到“精”,就需要像魏都区这样,对目标有着清晰的认知,对结果有着稳定的反馈。只有如此,文化服务才能够精益求精。
做到“准”,就是要对接居民需求。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魏都区认真聆听居民声音,依托各自社区的资源和优势,进行活动方案的“私人订制”,将身边的火热生活、家长里短搬上舞台,居民看着亲切、听着欢喜,获得感和认同感油然而生。因此,把演出送到家门口绝不是搞“大锅饭”,是要更多让群众自己“点单”。只有这样,文化服务才能真正送进群众心里,让群众享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舞台搭在家门口,惠民更要见实效。只有活动“精”“准”,才能够受到群众的满意和欢迎,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