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去年我市有3.6万余农业人口实现了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4%。放眼全国,整个十三五期间,伴随着乡村振兴的脚步,有超过1亿农业人口有序实现了市民化。
农民进城,为乡村振兴再添一把力。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近6亿中国农村人口擘画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各地探索建立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鼓励优秀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施展才华。我市广大农村地区依托各自产业优势,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农村经济展现新面貌,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但乡村振兴绝不是要单纯实现乡村人口数量的振兴,更不是一个逆城镇化的进程。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性,在当前条件下,要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目标,就必须减少农民。一方面,农业产出效益低,6亿农民肯定无法完全依靠粮食生产致富。另一方面,“一村一品”的各类特色村毕竟数量有限,市场容量有限,收入自然也有限,无法带动全体农民共同富裕。从各国经验看,“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都是通过减少农民和增加非农就业来实现,长三角、珠三角,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数亿农民工进城,兴旺了城市,也挽救了农村。据统计,去年我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902人,这些进城农民在城市落地生根,创业就业,积累了资本,壮大了城市经济。浓厚的故土情结,也更容易使得他们回过来反哺农村,有技术、有资本的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吸纳留守村民家门口务工,增加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农民进城与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1亿进城农民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在国家政策的感召下,与各方力量汇合,投身农村广阔天地,践行工农互促、城乡互补,为乡村振兴再添一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