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90后”姑娘刘强准时来到位于市区科技广场附近的直播间,开始化装、熟悉脚本……一场直播即将开始。
刘强是许昌奥蕴实业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播。从今年3月至今,她在公司的培养下,短短几个月,不仅直播销售额“惊人”,而且顺利进入阿里巴巴全球网红孵化计划,被称为假发界的“李佳琦”。
直播准时开始。刘强热情洋溢地用英语向“粉丝们”打招呼。镜头前的她自信满满,流利的英语、丰富的肢体语言、娴熟的动作、自信的神态……构成了刘强嘻哈的直播风格。直播的高潮阶段,她还展现了自己的绝活儿——3秒钟戴好一顶假发。她对每一件展品的特性都非常了解,戴起来毫不费力。1分钟内20件假发逐一在她的头顶“现身”,堪比李佳琦涂口红的速度。
两个小时后,直播结束。“我们公司的产品是假发,客户主要在美国!”刘强边喝温水边说,那里和许昌有十来个小时的时差,因此上午是她最好的直播时间。
发制品制造是我市的一个传统行业。早在清末,建安区灵井镇泉店村一带的农民就开始从事发制品生意。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许昌从事生产、进出口贸易的发制品企业有40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有30多万人,有3000多个产品种类,市场遍布120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十三五”以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崛起,许昌的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越来越盛,2019年全市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19.5%。许昌发制品行业的经营者也纷纷“触电”,开始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发制品。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刘强开启了“电商生活”。
“大学时,我学习的是装潢设计。”刘强说,因为英语好,4年前大学毕业后便到许昌奥蕴实业有限公司电商部的速卖通平台在网上销售假发。由于线上销售经验丰富,2019年下半年,刘强被公司委派到美国线下专柜当“柜姐”。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昌奥蕴实业有限公司决定介入社交媒体领域,在速卖通平台开通直播号直播带货,刘强又被“推”成主播。
今年3月,她在速卖通平台进行了第一场直播。直播前,她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写脚本、背台词、设计肢体动作……然而当直播开始面对镜头时,刘强却非常紧张。原本七八页A4纸的脚本,她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说完了。不过,这次两个小时的直播,让她接触到了全球75个客户。刘强的镜头感十分强,非常适合直播这种表现形式。仅开播一个月,刘强就尝到了“甜头”,今年4月下旬的一场直播,成交近3000美元。这是她之前在线下做“柜姐”时所无法想象的。
今年5月下旬,阿里巴巴推出全球化最新举措:旗下跨境零售电商平台速卖通开启全球网红孵化计划,3年打造100万个海外版“李佳琦”及内容创业者。凭借着丰富的直播经验和优异的带货成绩,刘强顺利入选。
“主播是一个全能型的岗位,既要具备表演经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还得熟悉所卖商品的基本信息。”刘强坦言,顺利入选阿里巴巴全球网红孵化计划后,她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她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直播间里,揣摩脚本、熟悉产品,努力提升自己的直播水准,让更多的国际客户认识“许昌造”、用上“许昌造”。
〉〉〉新闻+
我市发制品 跨境电商交易蓬勃发展
2019年,全市发制品总产值达到了304亿元人民币,而通过跨境电商实现交易额21.5亿美元,同比增长15.6%,交易额稳居全省第2位。其中,仅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速卖通平台上,许昌就有450余家店铺,年交易额在3亿美元左右,日发包裹2万多单,占平台发制品交易总额的80%以上。
我市发制品行业 具有多项优势
◆产业基础雄厚。现有从事生产、进出口贸易的发制品企业40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有30多万人,有3000多个产品种类,市场遍布120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实力强劲。许昌发制品企业强力实施“科技、人才、品牌”三大战略,坚持走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之路,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56项。
◆引领行业标准。2008年,我市瑞贝卡联合省质检、发制品协会以及龙正、瑞美等省内外200多家发制品生产厂家,制定《国家发制品行业五项标准》。
◆骨干企业突出。我市发制品企业数量占全市外贸企业总数的67%以上,直接带动出口2.5亿美元。
◆跨境电商发展迅猛。现在,许昌发制品每天全球销量4万套。全球每销售10顶假发,有6顶就来自“发制品之都”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