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许廷合 通讯员 赵延鹏)12月12日,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许昌专场暨第二届中原人才发展环境高峰论坛在我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魏都区2个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成果作为优秀范例,亮相“许昌英才计划”成果展;在当日签约仪式上,魏都区成功签约5个创新创业重点项目和2名高层次人才。丰硕成果,也进一步凸显了魏都区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成效。
据了解,魏都区展示的2个引进项目,分别是长安大学冯忠绪教授团队成功转化的德通振动搅拌项目和中国地质大学郭士礼教授团队成功转化的万里交科集团无损检测加固公司项目。在签约的高层次人才方面,中国地质大学严春杰教授与河南德通固废再生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签约,将在土壤固化技术及应用上展开合作;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张文博博士与纪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手”,将在智能变压器健康管理装置研发改进及制造上开展合作。同时,魏都区签约的5个项目,分别涉及智慧交通、固废资源化利用、智慧电力及纳米新材料等多个新型专业领域。
吸引人才,关键在于环境和发展前景。近年来,魏都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开放的胸襟,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助推人才工作的大发展。
聚焦“智造之都”建设,魏都区坚持“创新驱动、智造升级”,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驱动产业创新发展,着力构建创新研发平台、创业孵化载体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多层次平台体系,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高地的“海拔”不断提升。一方面,该区认真落实“许昌英才计划”,健全柔性引才机制,紧紧围绕高新技术、高端装备等五大园区,以及振动搅拌技术、无源雷达探测系统等五大研发平台,布局创新链、人才链;另一方面,通过与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合作关系,以万里交科、纪年科技、爱彼爱和、北理阻燃等企业为重点,加快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通过以产业集聚人才、以平台吸引人才,不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截至目前,魏都区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省级科技孵化器1个,成功引进了郑健龙院士等15个创新创业团队和长江学者任章等100多名高层次人才,形成了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发展格局。
魏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申健民表示,广纳英才之举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惜才爱才的决策英明与宽广胸怀,丰硕成果也见证了魏都区在人才驱动创新发展之路上的不懈努力。下一步,在人才强市战略的推动下,魏都区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用诚心、赤心和雄心海纳各地英才,在全区营造礼敬人才、厚待人才的氛围,吸引更多英才扎根魏都大地,在此施展才华、放飞梦想,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魏都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