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空巢老人”的就医新体验

本报记者 付家宝

家庭医生王文平(左一)和责任护士刘双星(中)为谷凤英老人量血压。 付家宝 摄

12月18日一大早,魏都区西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王文平和责任护士刘双星便拿上便携式医疗用品包、居民健康档案等,向位于市场后街的喜地家园小区走去。

仅用了3分钟,王文平和刘双星便来到了喜地家园小区居民谷凤英家中。

“谷阿姨,今天我们先给您量量血压、测下血糖,再看看俺叔的身体健康状况。”王文平一边说,一边拿出了两位老人的健康档案。

“昨天晚上,我感觉头有点儿晕,就给你打了电话,没想到你们今天一大早就来了。天这么冷,辛苦你们了!”谷凤英感动地说。

测血糖、量血压、听心肺……王文平耐心地和谷凤英沟通,叮嘱她冬季养生的注意事项,并对两位老人进行了用药指导。

谷凤英老人今年79岁,她的老伴儿林保安今年80岁,俩人都是魏都区某单位的退休干部,没有与孩子一起居住。谷凤英患有糖尿病,林保安患有抑郁症、高血压等疾病,都需要长期吃药。两位老人年纪大,外出就医、买药十分不便。

改变发生在2017年。当年年底,谷凤英老两口儿与魏都区西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协议。之后,两位老人的家庭医生王文平不仅定期为他们做身体检查,还为他们调整药品,指导他们进行健康饮食和运动。如果老人的身体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到上级医院接受治疗,负责的家庭医生团队会为其启动转诊程序,通过“绿色通道”,他们便能迅速被转送至上级医院。不用挂号、不用等候,转诊的患者直接进行检查和入院手续办理,为实施急救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可以享受报销优惠,再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费用也有优惠,为其减轻了不少看病就医的负担。

据了解,目前,我市有家庭医生团队1556个、签约医生4958人,为233万城乡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其中,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率达100%。

在谷凤英老人看来,这几年来,她感受到的就医新体验不仅仅只有这些。

“如今,只需到离家步行3分钟的西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跑一趟,我和老伴儿日常服用的药物便‘一步到位’,并且药品都是零差价购买。之前我们生病不敢住院,害怕花钱多,给孩子增加负担,现在药品不加价,住院报销比例提高了,报销流程也简单了。而且,年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父母住院,一天补助100元,即便子女没有时间陪护,也可以找个护工了。感谢政府,这些好政策切实减轻了我们的就医负担。”谷凤英有感而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得也很好,离家近,功能也齐全,还有大医院的专家定期坐诊,我经常在那里做理疗。现在医疗上的好政策真的太多了,老年人不再‘看病难’‘看病贵’,让我们真正‘老有所医’。我俩经常相互鼓励,日子这么好,我们就努努力,争取再活30年!哈哈哈……”林保安老人紧紧握住老伴儿的手,两人幸福的笑声飘出了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