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平安许昌

一心一意抓综治 千方百计保平安

——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安建设工作综述

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杨朝晖(左四)深入一线督导调研,推动平安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进小区宣传,增强群众防诈骗意识。

进校园宣传,提高师生自我防范能力。

强化清理清查,消除影响安全稳定的隐患。

真诚为民服务,赢得群众赞誉。

本报记者 董巧霞 董全磊 通讯员 邹润衡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由示范区党政办公室提供)

核心提示

截至今年11月底,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99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增速排名全市第二;税收完成9.046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2%,增速全市排名第四;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5.4%,全市排名第六……

优异成绩的取得,是示范区持之以恒抓好平安建设工作的结果。近年来,该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把平安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放到工作全局中去统筹谋划、协调推进。该区今年以来先后5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平安建设工作,主要领导先后6次专题调研平安建设工作,每季度对4个镇(街道办事处)和各单位平安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评,督促“一把手”履行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稳定促发展,平安百家兴。示范区各单位、部门将把‘往实里干、往细处抓’作为基本导向,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全力写好平安大文章,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示范区,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杨朝晖说。

以久久为功的韧劲 涤荡黑恶弘扬正气

【新闻回放】李某家住示范区尚集镇,2014年至2017年,他纠集其大哥、三哥等7人,利用其宗族势力强揽工程、欺行霸市、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为非作歹、危害一方,在当地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启动后,示范区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对扫黑除恶相关工作进行统筹部署。该区公安机关各警种协同作战,一举打掉以李某为首的宗族恶势力团伙。2018年3月,李某等7人被执行逮捕。2019年12月,一审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被告人李某犯强迫交易罪、寻衅滋事罪、非法拘禁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6个月,并处罚金22万元。该恶势力团伙其他成员分获4年至8年的刑罚,并被处罚金。

一审宣判后,李某等7人提出上诉。今年5月21日,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裁定。

黑恶不除,家国难宁,民心难安。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示范区始终紧紧围绕“深挖根治”目标要求,以平安建设、综合治理为抓手,主动担当作为、勇于攻坚克难、不断健全机制,努力将扫黑除恶工作做到实处,对黑恶势力形成有力震慑。

坚持宣传引导,营造人人参与良好氛围。人民群众是黑恶势力最直接的受害者,也是扫黑除恶成效最深刻的感受者。示范区紧紧把宣传抓在手上,印制附有扫黑除恶知识的小扇子、扑克牌、手提袋等,先后组织大型车队下乡宣传6次。同时,该区扫黑办开通短信宣传平台,每两天发送一条扫黑除恶公益宣传短信,并组织各成员单位在各自所属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专栏,及时宣传有关知识,使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不断提高。截至目前,该区共发放扫黑除恶宣传页5万余份,张贴通告300余份,书写标语600余条。

坚持除恶务尽,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该区在辖区内设立线索举报箱40个、举报电话19个、举报邮箱19个,多渠道收集涉黑恶犯罪线索。该区纪工委组织各镇(街道办事处)纪检部门及全部32个行政村不定期开展涉黑恶犯罪线索摸排,将发现的党员干部涉黑恶犯罪线索、充当“保护伞”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区扫黑办;公安机关强化对辖区警情的综合研判、情报信息的搜集,定期对容易滋生黑恶势力的行业、场所、区域进行排查。他们齐心合力,铲除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

据统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该区公安机关共侦办涉恶案件11起,抓获涉恶犯罪嫌疑人50人,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扫除一切黑恶势力、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坚定决心。

以敢打必胜的狠劲 打防犯罪守护平安

【新闻回放】今年7月初,许昌市公安局示范区分局(以下简称示范区公安分局)民警在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活动中摸排到一条网络赌博线索,显示多人通过一个手机App参与赌博。对此,示范区公安分局党委高度重视,立即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全力攻坚。

专案组民警以涉案App软件为突破口,经过近2个月的深挖细查,锁定了一个以王某为首的犯罪团伙。经查,该团伙有固定成员9名,分别在许昌、郑州成立赌博工作室及科技公司,利用作弊软件非法获利。

全面掌握该犯罪团伙的活动轨迹及落脚点后,8月27日,专案组民警兵分四路,在郑州及我市魏都区、长葛市等地同时收网,成功捣毁网络赌博窝点2处,将9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同时查扣涉案资金120万元、手机170部、手机卡200余张、电脑10台、车辆3台。

在群众眼里,平安就是治安好、犯罪少。

今年以来,示范区公安分局坚持“以打开路、打防并举、防范在先”,致力于编织更加严密的治安防控网络,努力使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以打开路,推动社会治安持续向好。该区公安机关以“雷霆行动”为牵引,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全力打好“四大战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治理跨境赌博、打击治理虚假信息诈骗、“昆仑2020”专项行动)和禁毒人民战争,持续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区公安机关共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27人,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158起,逮捕41人、起诉80人,查扣冻结各类资金300余万元,现行命案全部及时侦破。

防范在先,强化社会面治安管控。该区持续推进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打击和市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440起;深入推进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和寄递物流业专项整治,累计清零各类安全隐患1069处。该区公安机关严格落实联勤机制和“1、3、5分钟”快速处置要求,真正做到“有警处警、无警巡逻、警灯闪烁”,今年以来累计出动警力7000余人次,盘查可疑人员1500余人次,盘查车辆900余台次,帮扶群众12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见警率、增强了控制力;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及物联网建设,基本实现了对辖区交通要道、重点地区、复杂场所、居民聚居区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全覆盖。

强化宣传,提高群众安全防范能力。示范区把平安建设宣传作为经常性工作来部署,每半年开展一次大型宣传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入村宣传活动,充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围绕安全防范、应急避险、综治保险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法治观念,学法、守法、用法,增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7月3日,在芙蓉湖广场开展反恐主题宣传活动;7月6日至17日,出动车辆8台、人员20人,开展平安建设大型宣传活动……截至目前,该区先后组织人员走进在建工地、学校、集贸市场、沿街门店等场所宣传80余次,书写墙体标语200余条,悬挂条幅130余条,发放各类宣传小礼品5万余份,使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进一步提高。

以实干担当的拼劲 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新闻回放】潘志萍是示范区公安分局魏武警务室的一名社区民警,已扎根社区10余年。今年7月13日,她到辖区森尼瑞电气有限公司走访时,该公司员工杨先生拉着她的手,再次向她表示感谢。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潘志萍多次到森尼瑞电气有限公司走访,同该公司员工沟通,排查矛盾纠纷,讲解防骗知识。听完她的讲解,该公司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显著增强,杨先生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杨先生下班回家,听到妻子正和自称“银行客服人员”的陌生人商量如何转账。原来,该“银行客服人员”说其妻子信用卡逾期会产生不良记录,要求其妻子按提示升级维护。其妻子信以为真,把8万元转给了对方。结合潘志萍讲的防骗知识,杨先生觉得妻子遭遇了诈骗,赶紧打电话报警,挂失银行卡。由于报警及时,杨先生和妻子及时避免了财产损失,也避免了因财产损失而产生家庭纠纷。事后,杨先生专门制作了一面书有“真心为企业保驾护航 诚心为职工排忧解难”的锦旗,送到潘志萍手中以示感谢。

和谐稳定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

今年以来,示范区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矛盾纠纷及各类不稳定因素、安全隐患的排查、化解、消除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引导群众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解决问题。该区在通过传统媒体、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宣传人民调解受理单位的地址、电话等,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咨询问题、反映情况的同时,还不断完善领导接访制度,坚持群众来访接待大厅每日有县级领导干部接(约)访,对来访群众做到有事必登、有问必答,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持续加强网格化管理,实现“等事来”到“找问题”的转变。该区把辖区分为38个网格,依托“一村(格)一警”和各镇(街道办事处)32个网格员,形成了镇(街道办事处)干部、居(村)委会主任、社区(村)干部、楼栋长(组长)层级管理,热心居民(村民)积极参与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网格员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行动,走街入户与群众拉家常,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做到全面梳理、登记造册,“第一时间”发现、汇报、共商、化解,实现了社区(村)管理服务全覆盖。

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街道办事处)”。该区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热心村民的作用,大力挖掘民间力量壮大人民调解队伍,不断提高基层矛盾化解能力。同时,该区各镇(街道办事处)、社区(村)网格员(矛调员)加强与社区警务室的“警调对接”,推行治安管控、人民调解、司法参与、法律援助“四位一体”矛盾联合调处化解模式,实现了“情、理、法”三种调解方法的有效结合。对一般性矛盾纠纷,该区依托各镇(街道办事处)、社区综治中心,高效率进行化解。对重大矛盾纠纷,该区落实区县级领导、街道办事处班子成员包案制,明确办理时限,推动问题解决。据统计,今年以来,仅示范区综治中心矛调室就调解矛盾纠纷123起,案件受理率达100%,调处成功率达92%。

人人讲平安建设,人人想平安建设。该区以建设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主线,以夯实基层基础为保障,以健全工作机制为动力,以维护稳定、服务发展、改善民生为根本,深入开展平安示范区创建活动,积极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进一步提升了守护平安的能力和水平,为该区大局持续稳定、群众安居乐业营造了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