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食品药品安全

严守食品安全底线 托起百姓“舌尖幸福感”

——2020年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刘地委 通讯员 陈贯宇

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通过率全省第一;累计打造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1652家;在全省率先实行农村集体聚餐网上备案;开展“周二查餐厅”餐饮食品安全阳光执法活动;形成覆盖全市的“15分钟快速检测服务圈”;抽检食品合格率达到98.6%,抽检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9.98%……

翻开我市2020年的“食安账本”,一组组数据备受关注。

2020年,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强化食品安全全程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党政同责 强化责任担当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食安委全体会议,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对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安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对食品安全重要工作进行严密部署。

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市委、市政府印发《许昌市市级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明确了领导班子成员推动食品安全工作的具体责任;制定下发《2020年许昌市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对开展食品安全工作十大攻坚行动等年度工作进行安排。

建立食品安全财政保障机制。2020年,市财政安排检测经费1285万元、食品安全专项经费601.5万元,为食品安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我市坚持把食品安全创建作为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双安双创”工作,通过率位居全省第一。目前,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魏都区、建安区全部通过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验收并达到省级示范标准,建安区通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验收。

源头治理 提升食安水平

只有从源头出发,让食品安全“过五关斩六将”,才能筑牢食品安全网。因此,我市坚持将工作关口前移,提升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我市将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网络与行政执法网络有机融合,对生产经营实施全过程监督,确保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通过严格实施“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我市实现畜禽产品从源头到餐桌监管无缝衔接;加强“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使肉品销售、消费互联互通,实现来源可追、去向可溯;注重校园食品安全源头治理,我市在学校食堂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食品原料快检+食品安全责任险”监管新模式,累计打造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1652家,市直学校食堂全部实行“大宗食材采购”,确保学校食材“入口”安全。

创新思路 严格监督执法

食品问题关注度高,整治食品安全隐患更是任务艰巨。

我市不断创新思路,严格监督执法,在全省率先推出“周二查餐厅”餐饮食品安全阳光执法活动,做到监管全覆盖、无遗漏。全年查处食品违法行政案件286起,办理食品等领域刑事案件82起,打掉制假、售假窝点56个,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91人。

为强化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我市建成市级检验中心1个、区域性检测机构5个、基层监管机构快检点89个,形成了覆盖全市的“15分钟快速检测服务圈”。全年抽检各类食品20218批次,合格率达到98.6%;抽检各类食用农产品6265批次,合格率达到99.98%。

我市通过开展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整治、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昆仑”行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整治、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

及时依法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监督抽检、“双随机”检查等信息,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社会共治 凝聚工作合力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市坚持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市人大、市政协将食品安全及创建工作纳入年度重要事项,通过视察、调研、民主协商等途径,推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我市成立食品安全志愿者、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食品安全专家“三支队伍”,充分发挥食品安全专家的智囊作用和专业技术支撑作用,引导百姓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创建和社会监督中来;在食品企业内部建立“吹哨人”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奖励激励机制,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工作局面。

坚持多渠道、多维度、多形式做好食品安全宣传工作。我市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召开3次新闻发布会,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建成学校食品安全长廊25条、食品宣传示范社区23个,打造食品安全主题公园8个,不断提升公众食品安全获得感和满意度。

保障食品安全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许昌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市将全面践行“四个最严”要求,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着力解决百姓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不断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