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乘风破浪开新局 砥砺奋进再出发

——2020年全市组织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王金伟 通讯员 朱龙祥

改革攻坚中,党员骨干成了“急先锋”;脱贫战场上,基层党组织争当“排头兵”;便民服务上,党员示范岗立起“风向标”……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我市稳中有进、砥砺奋进的一年,也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年,更是全市组织工作展现新变化、实现新作为的一年。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以创新求突破,以担当展作为,统筹推进组织、干部、人才等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强化理论武装——

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使命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2020年,全市组织部门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加强学习教育培训,从严党内政治生活,补足党员精神之钙,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得到新加强。

——抓住“关键少数”,干部教育培训精准有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主体培训,市级层面举办主体班9期,培训348人,示范带动各县(市、区)举办主体班38期,培训3600余人;市直各单位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1400余人。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举办集中轮训班2期,把全市县级干部轮训一遍。抓实网络培训,我市在线学习参训率和完成率均在99%以上。

——教育“绝大多数”,学习教育活动有声有色。打造集网站、微信客户端、纸媒、智慧党建云“四位一体”的许昌组工全媒体学习教育矩阵,创新学习教育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新思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先后录播《莲城学习集结号》4期,举办红色网络课堂12期,市、县两级开展“微党课下基层”活动200多场,培训基层党员累计40万余人次。充分发挥乡镇党校阵地作用,下拨党费265万元,建成乡镇党校53个,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1200余期,培训党员19万余人次。

抗击疫情战场——

以党旗引领构筑起红色堡垒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

在这一关键时刻,全市9300多个基层党组织、25万多名党员佩戴党徽冲锋在前,尤其是疫情防控一线关键岗位,成立临时党组织881个,在无主管庭院探索实行“1+N”群防群控模式,4919名党员群众自发参与疫情防控,还有11.4万名农村党员主动参加“一编三定”,构筑起了抗击疫情的红色堡垒。

24.5万名党员踊跃捐款2376万余元,党员捐款比例和数额均位居全省前列。同时,我市及时出台党建助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23条等硬核举措,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抗疫情、抓生产,在全省率先实现复工率、复产率100%,为全市经济稳定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固本强基——

以务实举措推动基层党建不断进步

管党治党,重在基层。

“现在,除了党的好政策之外,我们还有一个好的村‘两委’班子,由他们带领脱贫奔小康,我们心里更踏实……”建安区河街乡邢庄村村民邢根聚说。

过去的一年,各级组织部门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基础的鲜明导向,围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有力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把党建责任压得更实——

深入开展“创五好、强双基”示范行动,围绕农村、城市、“两新”组织、机关等领域,每季度开展基层党建观摩,全市每年评选10个“五好”乡镇(街道办)党(工)委、100个“五好”村(社区)党组织,以创建夯基层、打基础、激活力。坚持把“抓书记”作为落实党建责任的关键环节,严格落实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扛稳抓牢基层党建责任。

大力实施“红色物业领航行动”,全市59个物业企业成立党组织,采取红色物业联席会形式,协商解决小区管理、矛盾纠纷事项310多个。

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创新实施党支部“四化”创建活动,党支部“四化”创建达标率达到60%以上。在“两新”组织,扎实推进市级示范点建设,组织覆盖率达到98.5%,工作覆盖率持续保持100%。

把基础工作抓得更稳——

干部带好头,群众跟着走;选好一班人,造福一个村。高质量完成全市2497个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共选举产生“两委”干部13438名,所有党组织书记均按法定程序实现“一肩挑”。

换届后,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45岁,较上届下降6.2岁;35岁以下3333人,占总数的24.8%,较上届提升19个百分点;大专以上学历3980人,占总数的29.6%,较上届提升13.7个百分点,年龄、学历较大幅度地实现了“一降一升”,切实换出了活力、换出了战斗力。

此外,还指导村“两委”换届试点市禹州市高质量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经验做法受到了省委的高度肯定。

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全市已全部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年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2%,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0.4%,19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标准。

把党建引领树得更牢——

以系统性建设整体性建设理念提升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水平,先后研究出台加强城市基层党建“1+5”制度体系等10多个文件,立起城市基层党建的“四梁八柱”,构建市、区、街道办、社区四级联动“动力主轴”。社区规范化建设三年规划圆满完成,累计投入3.8亿元,建成“一有七中心”党群服务中心175个。

2020年11月,全省城市基层党建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在许昌召开,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孔昌生带领全省18个省辖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和19个省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及行业系统党委分管领导,对我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观摩,在全省产生良好反响。

注重选贤任能——

以鲜明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事业发展,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2020年,我市组织部门紧扣全市中心工作,树牢实干导向、基层导向,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突出政治标准全面考实干部

研究制定《许昌市市管领导班子政治建设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核考察办法(试行)》,为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明确了标准、路径和方法,对拟提拔重用、晋升职级的考察对象进行政治表现测评,近距离、有原则地深入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考察了解干部,注重综合分析研判,把干部“肖像”画得更准、描得更全。

——突出实干导向选拔任用干部

2020年,市委组织部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突出专业能力、实干实效,把干部调整向三大攻坚战、郑许一体化、“四个一百”专项行动等市委中心工作和基层一线倾斜,一大批实干担当的干部脱颖而出。

注重源头培养,实施第三批年轻干部“补源”成长工程,截至目前,全市35岁以下乡镇(街道办)党政正职平均年龄较2019年年初下降1.9岁,35岁以下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上升至24人,实现了“一降一升”,走在全省前列。

——突出从严从实管理监督干部

制定《关于健全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意见》《许昌市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召开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建立专职联络员队伍,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干部监督信息沟通交流,“大监管”格局正在形成。

坚持把干部监督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扎实开展干部“带病提拔”倒查和“三超两乱”专项整治。扎实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结合市委巡察,对33家单位开展选人用人问题专项检查,督促被巡察单位抓好问题整改。

广泛汇聚英才——

以科学有效的政策机制广纳人才

人聚则业兴。

新时代的许昌正在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加渴求人才,更需吸引人才,更能成就人才。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许昌英才计划”,截至目前,累计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74个、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788名,奖励资金2.07亿元;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8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平台36个,院士工作站12个,博士后工作站1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1个。如今,已实现产值35.9亿元、累计营业收入32亿元,授权专利500多项。

人才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住。为此我市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28名市级领导干部联系专家人才70名,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实现常态长效。“我们就是受益者,来到这里工作生活,切身感受到这里的胸怀与气魄。”今年,多名被引进的人才纷纷为我市人才政策和发展环境点赞。

2020年,我市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原人才发展环境高峰论坛,推介我市人才政策,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等知名专家作主旨演讲,150多名专家学者到会交流,在全省甚至全国产生较大反响。

去年,还将“许昌市招商合作热力图”改版为“许昌市双招双引热力图”,使商与资、才与智更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全面宣传推介,提升了许昌的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汇聚许昌,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动力。

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按照“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和关于组织工作重要论述,市委组织部扎实开展“双十、五会”、“手拉手”结对共建、“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等活动,举办“组工干部大讲堂”,推动机关干部联系重点乡镇常态化,组工干部会学、会谋、会讲、会写、会干的能力持续提升。大力支持驻部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统筹推进组织建设制度改革、党建研究、组工宣传、机关服务等各项工作,自觉做到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市委组织部机关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所辖6个县(市、区)委组织部全部晋级省级文明单位,树立了标杆单位、模范部门良好形象。

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2021年,我们将把奋斗融入“十四五”宏伟蓝图,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新的起点上,全市组织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新思维谋篇布局,以求解思维务实担当,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以精准思维狠抓落实,以底线思维防范风险,切实把许昌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变成组织工作“作战图”,持续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