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培钦 通讯员 高瞻
“我学的是烟草专业,干的是烟草专卖工作,我的成长之路也和烟叶一样。”3月3日,禹州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小吕烟站生产收购技术员孟黎明风趣地对记者说。
百年浓香,经久不衰。多年来,许昌烟区涌现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烟草人”,孟黎明就是其中的代表。孟黎明参加工作近4年,坚持扎根一线,努力钻研。在他看来,烟叶的生长历程是他一路走来的最佳写照。
较真儿的司磅员
烟叶移栽意味着环境转换。从烟棚到大田,是烟叶生长的关键一步。对孟黎明来说,从校园到工作岗位是关键期。
烟站司磅员是孟黎明到工作单位后的新角色。毕业于河南农大烟草学院的他虽懂得烟叶,却对地磅一窍不通。“我当时暗下决心,必须确保烟叶重量不亏损。”孟黎明说。
工作经验不足,孟黎明就主动向老同志请教,不断操作演练,尽其所能地熟悉新岗位。收购任务重,工作地点位置偏远,他索性就吃住在收购点。数量统计易出错,他就坚持“当日数、当日盘、当日清”,确保不出现误差。最终,孟黎明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当年的收购工作。
“无论烟叶打包结束多晚,他都坚持进行盘点对账。”“黎明干工作踏实、较真儿……”孟黎明赢得同事们的一致赞许。
年轻的技术能手
肥料、墒情、温度、气候……克服种种不确定性,烟苗才能更好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孟黎明表示,自己成长最快的时候,便是参加技能大赛那段日子。
入职不足两年,孟黎明就踏上了新征程——参加四年一届的分级技能大赛。接到任务,他深感责任重大,用他的话说:“我代表的不单是个人,更是公司。”
夜以继日的练习是这份责任感的真实写照。在参加培训时,他白天对把烟、片烟、甩把等技术性动作反复练习,总是练到最后才离开。妻子尚处孕期,晚上为了不影响妻子休息,他总是在角落里泡一杯茶、开一盏灯,默默复习理论。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通过脚踏实地、日复一日的练习,孟黎明成长为一名年轻的技术能手。最终在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竞赛中脱颖而出,被授予“河南省烟草专卖商业系统技术能手”的称号,并代表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参加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司)分级技能大赛。
钻研的行家里手
工作中,孟黎明勤于钻研。2019年烟叶收购期间,孟黎明细心地发现,烟梗烟沫等残留物的堆积会使地磅逐渐出现偏差,且打扫困难。为了减少误差,爱钻研的孟黎明一心扑到了“改革”中。
事虽小,不为不成。测量、画图、设计、试验……连续加班一个多月,经过数十次尝试,孟黎明实施的烟梗烟沫导流装置终于调试完成,该项装置并在许昌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第一届QC发布会中荣获“一等奖”。
“这项课题改善了多年来的传统管理模式,非常好,难能可贵!”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此高度肯定。
从烟草学堂到烟站烟田,从似懂非懂到驾轻就熟,不到4年时间,孟黎明从稚嫩的“烟苗”成长为金色“烟叶”。“深入基层,才能感受时代发展。我将继续扎根基层,努力钻研新课题,为许昌烟草事业不断奋斗。”孟黎明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