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让我们一起教会孩子安全防范知识,守护孩子安全健康成长。
一、居家安全。一是进出电梯的时候,先确认电梯到达了再行动,不要靠门站立,不要随意拍打、踢踹、蹦跳,以防电梯故障;二是避免孩子独自在家中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学会正确逃生方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走逃生通道、向宽阔地带逃离;三是教育孩子不要玩电气设备,不要让电器沾上水,不能用湿手、湿布触碰电器,远离脱落及裸露线头,不要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四是不要让孩子太靠近窗户、阳台或者楼梯护栏,避免高处坠落。
二、户外安全。一是不要擅自到河边、水库、池塘、水井等危险的地方玩耍、滑冰等,到这些地方进行娱乐活动必须有家长陪同,防止溺水等事故;二是警惕户外公共设施危险,家长做好监护,不做危险动作;三是认识安全图标,远离危险因素。
三、交通安全。一是在路上行走,要遵守交规,过马路不追逐打闹、不低头玩手机;二是乘坐公共交通要遵守秩序,在车上时,要坐稳扶好,不能在行驶的车上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尽量不要在行驶的车上吃东西,防止紧急刹车时,咬到舌头或食物误入呼吸道造成窒息;三是警惕汽车盲区,家长应告知孩子汽车在行驶和倒车时的盲区,不要蹲在车前玩耍等。
四、公共场所安全。一是乘坐自动扶梯时双脚要踩到黄线内站稳,不要在扶梯上戏耍打闹,不要使劲压住电梯的扶手,不让它移动,如果衣物或鞋不慎被夹,可迅速脱下,认清紧急停止按钮;二是在人流量大的公共环境里,家长不能分心让孩子离开视线,让孩子记住家庭信息并及时找警察求助;三是在公共场所不随意玩火、携带火种;四是不在人流中系鞋带,拥挤中两脚分开站立,防止被人推倒,被绊倒后要蜷缩成球,双手紧扣在颈部后,保护好自己。
(来源:浙江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