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今日魏都

魏都区纪委监委出台评价细则,探索精准化评价——

为政治生态添加“养护剂”

本报记者 许廷合 通讯员 黄河

“出台评价细则,是准确评判一个部门或单位政治生态的创新举措,同时,对于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第一职责、精准实施监督、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质量和水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也一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月29日,谈起日前印发出台的《魏都区政治生态评价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评价细则),魏都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晁宏伟深有感触地说道。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也是研判管党治党水平和成效的“温度计”。为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魏都区纪委监委制定出台评价细则,对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政治生态评价。

晁宏伟介绍,“评价细则的制定,有助于全方位把脉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在讲政治守规矩、选人用人、民主集中制等方面做得是否合格,旨在提高政治生态分析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全面掌握各部门、各单位政治生态‘树木’与‘森林’的状况,从而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增强维护‘森林’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实现以评促责、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如何将政治生态分析评价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在评价细则中,魏都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精准化评价,重点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选人用人、政治生活、政治文化、政治清明等“五个维度”,对全区各部门、各单位的政治生态进行纪实考核和量化评估,并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和预警提醒,推进全区政治生态建设有形化、规范化、科学化。

在评价方式方面,魏都区纪委监委以政治监督为统领,综合利用各项监督手段,重点突出日常监督,通过日常信息采集、专项信息采集、业务信息采集,同时多方收集基层群众、服务对象等社会各界对被评单位的评价信息,切实做到定期、全方位、多领域采集,确保情况摸透、问题找准、评价客观,实现对政治生态的精准画像。

问题找到了,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要彻底整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科学运用好评价结果,放大“养护”效果,魏都区纪委监委对评价结果“差”的单位,将依照有关规定对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必要时进行问责;对于政治生态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该区将下发纪律检查或监察建议书监督整改;而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则采取专项整理、专项巡察、专项监督检查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加以整改,促进评价结果转化运用。

“我们将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魏都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徐光表示,“我们将以评价细则为抓手,精准实施监督,精准发现问题,切实把各单位、各部门情况摸清楚、把握准、分析透,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持续巩固魏都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