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彭韵佳 胡浩 徐鹏航
“截至4月10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16447.1万剂次。”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4月1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全球疫情再次反弹,云南瑞丽出现聚集性疫情,提示外防输入、人物同防仍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如何看待疫苗接种“一刀切”?如何顺利推进中高考?五一假期受影响吗?对此,多部门在4月11日集中回应新冠疫情防控与疫苗接种新情况。
如何看待疫苗接种“一刀切”?
米锋表示,个别地方接种工作出现简单化,甚至“一刀切”的情况,强制要求全员接种,对此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18岁以上的成年人是接种主体。”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说,成年人作为社会活动相对频繁的群体,接种疫苗既能保护自己,又能为家里的老人和儿童建立起有效的保护屏障。
他介绍,在疫苗接种工作中,要坚持“应接尽接”和自愿原则相结合,引导并鼓励群众积极接种、主动接种。
如何顺利推进中高考?
“2021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刘培俊说,教育部已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提前谋划,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命题制卷、考点考场、评卷等重点场所的安全,确保广大考生和考务工作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确保高考顺利平稳。
“中考由各地统一组织实施。”刘培俊介绍,目前,疫情防控态势基本稳定,中考可望如期举行。除统一部署外,还要做好两个特殊安排:一是对回国参加考试的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要安排备用考场,采取特殊措施,确保他们参加考试;二是如果在中考前出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要加强预案,启动应急措施,考虑适当调整中考时间。
在校大学生接种情况如何?
“现在大学生疫苗接种的进展总体情况平稳有序。”刘培俊说,教育系统疫苗接种工作要统筹对接全国疫苗接种的总体部署,做到服务保障到位;统筹对接当地的疫苗接种政策,做到配合协同到位;统筹学生特点需求,做到宣传引导到位。
他介绍,下一步,教育部门将继续做好疫苗接种的宣传动员和引导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
五一假期受影响吗?
“总体来说,我国疫情防控形势较好。”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说,这为五一假期开启了“绿灯”。
但他同时提示,瑞丽疫情提醒我们,境外输入造成国内疫情发生甚至扩散的风险依然存在,疫情防控不能放松。公众在假日期间不要组织、参与聚集性活动,在旅行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控措施。
接种疫苗能产生什么保护效果?
吴尊友介绍,接种疫苗能产生两种保护效果:一是对接种疫苗的个体产生保护效果;二是当接种疫苗的个体达到一定比例时,能够形成对群体的保护,也就是群体免疫。
“对于新冠病毒,接种疫苗的个体需要达到人群的70%到80%才能产生群体保护效果。”他说,如果免疫接种率低,就无法形成群体免疫。
“目前,我国已经布局了5条技术路线。”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说,目前,我国研发的mRNA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接种新冠疫苗影响HPV疫苗的免疫效果吗?
王华庆介绍,从理论上看,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影响HPV疫苗的免疫效果,但是发生疑似不良反应需要鉴别。通常情况下,不建议新冠疫苗和HPV疫苗,还有其他疫苗同时进行接种。
如果需要接种狂犬疫苗或者破伤风疫苗,他建议不要考虑时间间隔,优先接种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
如何把握疫苗接种的禁忌?
王华庆介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明确5种不适宜接种疫苗的情形,公众可以参考。
他提示,接种禁忌有些是暂时状态,如果禁忌的状态不存在,就可以接种疫苗。此外,对于鼻炎、咽炎等常见病、多发病,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王华庆提示,如果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影响免疫效果。如果不能判断,建议将用药情况和用药史向接种医生如实说明,由接种医生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