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打击侵权假冒 护航“智造之都”

——我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劣商品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王培钦 通讯员 熊骥一

打击侵权假冒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许昌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推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劣商品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保驾护航。

去年以来,我市上下深入贯彻2020年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组织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坚持依法治理、打建结合、统筹协作、社会共治的原则,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整治,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强化行刑衔接,完善长效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大力推进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打假,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经济社会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我市以办理大案要案为突破口,先后开展了“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专项整治”“知识产权领域专项整治”“农村和城乡接合部侵权假冒治理行动”“烟草打假专项行动”“打击食药环和知识产权犯罪‘昆仑2020’专项行动”等五大专项行动,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维护了市场秩序。我市市场监管部门深入贯彻“四个最严”要求,严守安全底线;农业农村部门开展了2020农资打假“春雷行动”,对农药、种子、兽药、饲料、肥料进行抽检,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假劣兽药和违禁药物、假劣种子、假劣化肥、假劣饲料和“瘦肉精”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我市还着力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建立了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及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召开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推广使用正版软件工作会议,对全市落实使用正版软件进行安排,开展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督促检查。

目前,我市已将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的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核,初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依法监管、多方协作”的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格局。

记者了解到,2020年,市、县两级行政执法部门查处各类侵权假冒案件1520余起,罚没资金1084.86万元;公安机关侦破各类侵权假冒刑事案件102起,采取强制措施97人,铲除窝点87个,查获涉案资金7590.99万余元;检察机关批捕制售假劣商品犯罪嫌疑人20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嫌疑人10名,监督公安机关立案7件8人、撤案2件3人;市、县两级法院审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6起、制售假劣商品案件27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