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平安许昌

精心谋划 精密组织 精确引导 精准发力

我市社会公众对公安工作的评价和反映良好

相关指数全省排名第一

按照我市公安队伍教育整顿部署,3月17日上午,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董留民(前排右二)带队,市公安局党委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到森源集团参观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

开办“小夜校”,党委一班人带头学。

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筑牢听党指挥、忠诚使命思想根基。

举行英模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营造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浓厚氛围。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本报讯(记者 董全磊 通讯员 李甜 张喆)3月17日,省公安厅通报全省公安机关绩效考评情况。根据省委政法委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的测评,许昌市公安局在“社会公众对公安工作的评价和反映”考核中全省排名第一。

许昌市公安局再次交出亮眼的成绩单,是全市公安民警苦干实干的结果。去年以来,该局抓班子、带队伍、聚合力,推动各项公安工作不断发展,实现了“整体上台阶、单项争第一”工作目标。今年3月以来,该局把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在学习教育环节,突出“严”的主基调,营造“浓”的好氛围,追求“实”的真成效,在“四注重、四确保”上狠下功夫,激发了广大民警干事创业的动力、活力。

注重精心谋划,确保高质高效。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董留民先后7次组织召开党委扩大会、现场办公会、动员部署会、工作推进会,多次深入基层单位调研,推动教育整顿扎实开展。教育整顿中,我市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均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其中,许昌市公安局抽调47名精干警力,组建8个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实体化运作。全市两级公安机关悬挂教育整顿条幅380多条,制作展板720多个,印制学习资料2万余份,在公安内网开辟专栏6个,营造了浓厚的教育整顿氛围,展示了自我革命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注重精密组织,确保入脑入心。我市公安机关采取“四个+”学习法,即“大+小”(政治大轮训+警种小夜校)、“上+下”(线上网络学+线下研讨学)、“前+后”(前期强化学+学后过关考)、“正+反”(正面有英模先进引路+反面有典型案例警示),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全市两级公安机关均把开办政治轮训班作为全警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分期分批组织开展军事化、全封闭政治轮训。其中,许昌市公安局举办政治轮训班3期,300余名中层以上干部参训;各地相关单位举办多种形式的政治轮训班30期,轮训民警4109人次。为确保工作、学习两不误,我市公安机关建立每周二、周四“小夜校”学习制度,共开办“小夜校”421次,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线上,我市公安机关依托河南公安网络学院、学习强国等平台进行学习。线下,他们先后举办专题讲座35场,开展学习研讨活动250场次,并采用晨会随机提问、见面相互提问等方式,巩固学习效果。为检验学习效果,许昌市公安局组织应知应会抽查闭卷考试5次,各地相关单位自行组织测试220多次,测试民警7200人次。

注重精确引导,确保走深走实。围绕英模教育,许昌市公安局3月20日举行全市公安机关英模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全市两级公安机关共举办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4场,选树身边先进典型61人,现场观看和通过网络直播观看报告会人数2.1万余人次。围绕警示教育,许昌市公安局除3月27日召开全市公安机关警示教育大会,邀请驻省公安厅纪检监察组审查调查室副主任李准作廉政教育报告外,还采取组织观看《警钟》系列警示教育片、组织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措施,引导民警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召开警示教育会议46场,举办廉政报告7场,组织民警参观廉政教育基地33次,观看警示教育片、职务犯罪案件庭审88次。围绕党史教育,全市两级公安机关先后组织开展“一把手”讲党课活动182次。围绕红色基因传承,他们积极组织民警到驻许部队杨根思连旅史馆、许昌党史党建馆等场所开展现场教学,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153次,受教育3468人。

注重精准发力,确保见实见效。教育整顿中,我市公安机关坚持群众参与贯穿始终,邀请群众召开座谈会75场,征求意见和建议218条;坚持“我为群众办实事”参与贯穿始终,深入组织开展“五个年”(队伍纪律整肃年、执法质效提升年、公安阵地建设装备保障强化年、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跨越年、打击新型网络犯罪攻坚年)活动,推动各项公安工作呈现出争先创优、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今年以来,我市公安机关组织侦破一大批大案要案,累计查扣冻结涉案资金54.71亿元,实现了主责主业“开门红”。我市公安机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再次推出10项便民利民新举措和优化营商环境10项措施,113项业务实现“联、通、办”,“互联网+”办件量全市第一;持续优化网上警局服务功能,上线业务288项,注册用户2.3万人,办结业务23.7万件;先后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89件,以实际行动兑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许昌市公安局将进一步压实政治责任、细化工作措施,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全面抓好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各项工作举措的落实,坚决打赢这场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正风肃纪的攻坚战!”董留民说。

许昌市公安局推出

深化改革服务发展便民利民10项新举措

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坚持依法办案和长效长治,切实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发展的土壤,为许昌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严格立案审批。严禁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针对公安经侦部门办理经济类案件中需要对相关涉案财物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的,应当坚持相当性原则,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数额和范围应与涉案数额和范围大致相当,慎重使用相关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窗口服务新模式,推行“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一次性办结,提升网络化警务服务水平,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努力实现具备条件的公安事项“网上办”“掌上办”。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跨省办和省内通办。全面受理跨省、跨市及跨县(市、区)身份证异地办理业务;在全市各派出所户籍服务窗口,设立居民身份证跨区域服务窗口,对符合受理条件的,当场办理,及时审核签发,缩短异地身份证制证周期。

开通老年人办证“绿色通道”。在全市各办证大厅配备老花镜、放大镜、针线包、血压计等常用物品,针对老年人照相、指纹采集中遇到的头发不好打理、指纹干燥等问题,为老人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开通老年人优先办理“绿色通道”,减少老年人排队等候时间,尽可能为老年人办证提供便利。

全面推进公安业务权限下放。重点推进临时身份证城区各派出所均可办,实现临时身份证在派出所“即申、即办、即领”;逐步推动交通违法处理等业务在全市各政务服务大厅均可办,方便群众就近办、全城办,减少群众来回跑、多头跑。

提供多种证照费缴纳方法。针对群众办理证照未带现金或零钱的问题,在各办证大厅启用微信二维码支付等功能,方便群众支付办理业务费用。

全面推广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应用。通过全国统一的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核发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凭证,为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及相关企业行业提供电子证照服务,简化申领流程,免去粘贴麻烦,方便群众驾车出行;自2021年4月1日起,凡河南省非许昌户籍人员办理小(微)型乘用车注册登记、转移登记,可凭“暂住登记凭证”到城区车管所及登记服务站直接办理。

节假日期间律师可到监所进行会见,实现律师会见全年无休。为提高律师会见效率,节约时间,可在微信公众号“许昌公安监管”预约平台——监所热线进行咨询或预约。

扩大紧急事项出国出境办证事由受理范围。增加紧急办证事由,为民营企业人员因出境参加会议、谈判、签订合同等情况提供“说走就走”的紧急办证服务,有效服务民营企业人员出行。

许昌市公安局推出

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10项措施

加大涉企案件受立案审查力度。各县(市、区)公安机关在受理、立涉企案件的同时,及时上报许昌市公安局业务部门进行备案审查。

建立警企联络员制度。结合“四个一百”专项行动,明确100名民警担任100家重点企业(项目)的警企联络员,加强警企常态化联系,主动收集企业诉求,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定期开展警务工作情况跟踪、回访、检查。

严打涉企犯罪。依法从严从快打击妨碍企业正常经营、破坏企业生产秩序、扰乱市场秩序、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假冒注册商标、侵犯商业秘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侵犯知识产权及制假售假贩假犯罪行为,维护企业创新动力和品牌权益;对情节轻微、认罪认罚的涉企刑事案件,加强与检察院、法院的沟通协调,加快诉讼进度,依法从简从快从宽办理。

推行审慎执法。进一步规范、审慎适用涉企案件中的刑事侦查措施,严格采取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措施;企业对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有异议提出投诉控告的,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强化执法协作。严格执行上级异地办案协作有关规定;外地公安机关对我市重点企业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性财产措施或对企业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适用强制措施的,我市公安机关要充分评估人身和财产强制措施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社会稳定、企业职工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在采取措施前及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并按要求逐级上报。

严禁违规收费。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落实责任,坚决杜绝向企业收取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费用;严明纪律规矩,加大违规涉企收费查处力度,对查实的违规收费问题,严肃倒查追责。

建立预测预警制度。各县(市、区)公安机关每季度对本地涉企警情进行分析研判,适时发布防范预警提示,分析研判情况及时上报许昌市公安局警令部。

畅通举报投诉渠道。除原有的110报警平台、信访投诉平台外,建立许昌市公安局门户网站举报投诉平台,并对平台举报进行日巡查,建立台账、及时核查,在规定期限内向举报人进行反馈。

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利用许昌市公安局“平安许昌”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宣传矩阵,定期发布预防涉企违法犯罪政策宣传和法律知识。

建立社会监督评价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新闻记者等作为特邀监督员,定期对公安窗口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进行监督检查;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接受监督,推行好差评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和改进涉企服务工作。

(董全磊 整理)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由许昌市公安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