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与我市息息相关——
——通水7年来,该工程已累计为我市供水10.15亿立方米,其中生活供水4.86亿立方米、生态供水5.29亿立方米,供水区域335平方公里,受益人口达227万;
——我市共接收安置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淅川县移民4208户16454人,涉及长葛市、襄城县、建安区3个县(市、区)12个乡镇,移民安置点达13个;
——我市把结对帮扶源头淅川县摆在重要位置,举全市之力,围绕“产业发展、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财政援助、社会参与、消费扶贫”六项工作,完成了一大批惠民实事,帮扶工作得到了淅川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
南水北调工程中
许昌有哪些受益
——不仅吃上优质水,而且实现了兴水梦
一说起吃上丹江水,家住东城区恒达·NAPA溪地小区的周玉茗就忍不住向亲戚朋友推介。
在她家厨房的水槽上,曾经装了净水机专用的水龙头,如今已闲置。“过去,我不敢直接喝自来水;现在一到夏天,有时会直接饮用,口感偏甜。”周玉茗说。
南水北调源水取自丹江口水库,是优质的地表水,硬度低,偏弱碱性,其水质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标准,很多指标符合I类标准,满足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明显改善了我市供水水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许昌段全长54公里,配套工程长约150公里,年供水量2.26亿立方米,通过4座分水口门向许昌市区、长葛市、襄城县、鄢陵县、禹州市及神垕镇的8座水厂供水,有力缓解了我市供水压力,保证了供水安全。
通水7年来,已累计为我市供水10.15亿立方米,其中生活供水4.86亿立方米、生态供水5.29亿立方米,供水区域335平方公里,受益人口达227万。
不仅吃上优质水,而且实现了兴水梦。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终结了许昌缺水的历史,带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用上丹江水前,我市由于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市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了面积达73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漏斗区。丹江水给干涸的许昌大地带来了生机,不仅解决了许昌地表水源严重不足的问题,而且为引水补源创造了条件。
不仅如此,我市抓住南水北调工程契机,2013年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2017年4月,许昌以92.5分的高分顺利通过水利部和省政府的联合验收,成为全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获得验收通过的试点城市,在全国树立了标杆,作出了示范。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在保证全市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为全市水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态水源,治出了秀水美景,也治出了发展后劲,给这座城市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后续工程管理
许昌采取了哪些措施
——创新完善各类制度,认真抓好运行管理,切实加强水质保护
千里调水,来之不易。我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出南阳后第二个受益城市,丹江水已成为我市主水源。
对此,我市高度重视水源地和总干渠沿线水质保护工作,始终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切实加强水质保护——
深入开展了南水北调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及水质保护工作;
严格把关,抓好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新上和改扩建项目的选址审核工作,存在污染风险的项目全部被否决;
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突发水污染事件预防工作;
开展对进入总干渠的排污整治工作,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配合环保、运管部门做好总干渠两侧保护区内的巡查工作,将环境监管纳入常态化和网格化管理;
……
不仅如此,市南水北调办及有关部门还创新完善各类制度,认真抓好运行管理,坚持定期对约147公里线路、21座管理处(所、站)和366个阀井巡查维护,确保了供水安全稳定。
同时,深入推进配套工程收尾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配套工程档案预验收,全部完成通水验收和配套工程工程量核查,认真开展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水保环保验收工作。
积极协调对接,稳步推进我市医药园区供水工程项目和沙陀湖调蓄工程项目建设。编制完成了《河南省南水北调许昌市受水区供水配套工程征迁安置投资核定报告》并报送省局审批,确保全市配套工程征迁安置验收工作有序推进。
让人欣喜的是,总干渠沿线生态带完成造林面积16000余亩,栽植各类苗木100多万株,主要树种有大叶女贞、红叶石楠、复叶槭、金叶榆、玉兰等,南水北调生态走廊渐成规模,一幅树木葱茏、繁花似锦的新画卷正徐徐打开……
在移民安置和对口帮扶方面
许昌作出了哪些贡献
——举全市之力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完成了一大批惠民实事
一渠清水相连,受益的许昌人没有忘记两地的友谊。
自开展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以来,我市共接收安置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淅川县移民4208户16454人,涉及长葛市、襄城县、建安区3个县(市、区)12个乡(镇),移民安置点13个。
移民安置工作分为试点移民、第一批移民和第二批移民3个阶段实施:
2008年10月20日,许昌市委、市政府召开试点移民安置动员大会,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全面启动;
2009年8月16日,试点移民姬家营1424人顺利完成整村搬迁,标志着我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正式拉开大幕;
2010年、2011年,第一批移民4501人、第二批移民10529人先后顺利完成整村搬迁;
……
如今,较搬迁前,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正快速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
除了做好移民帮扶外,还有对口帮扶——帮助淅川县成功脱贫摘帽。
2018年5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在全省开展结对帮扶贫困县的重要决定,许昌市对口帮扶我省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南阳市淅川县。
我市高度重视,立即选派李坦为组长,闫根峰、张轶然、胡义志为组员,成立我市驻淅川县工作组,扎根一线开展工作。
近3年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联席会议、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结对帮扶淅川县工作,市领导多次到淅川县实地考察调研。
我市还举全市之力,组织发动市直各部门、各县区、诸多企业、广大干部群众等社会各方力量,围绕省确定的“产业发展、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财政援助、社会参与、消费扶贫”6项工作,聚焦淅川县水清民富的发展思路,多措并举,倾力相助,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完成了一大批惠民实事,得到了淅川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
去年2月,淅川县宣布脱贫摘帽,这是淅川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其中也有许昌人的一分力量。今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我市帮扶淅川县工作组组员胡义志,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在他看来,这是我市吃水不忘掘井人、反哺淅川的生动写照,也是许淅两地跨越空间区域的战略合作,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南水北调建设,许昌书写了精彩篇章;许昌,也必将因南水北调而愈加花团锦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