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禹州市方山镇打造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小镇——

挖掘红色资源 助推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冯子建

红石建造的寨门、栩栩如生的雕像、锈迹斑斑的枪支……近日,记者来到红色资源丰富的禹州市方山镇,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进入修葺一新的方山寨。寨内,风华正茂的学生正在兴致勃勃地游览,接受革命教育,汲取红色力量。

方山寨的“人气爆棚”,是近年来方山镇挖掘红色资源、发展文旅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有益尝试。

据文献记载,方山寨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被人们誉为“中原第一寨”。方山寨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代,后来坍塌。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方山寨进行了大规模重建,用方石建成寨门,增设寨墙、炮楼等。百年来,每到战乱时期,这里便成为人们的避难场所,留下许多战争遗存,颇具历史文化价值。

该镇综合文化中心主任常好燕介绍,抗战时期,方山寨是豫西抗日主战场之一,留下许多革命遗迹。1944年5月,日军占领方山寨,随后又调动新密、登封等地的数千兵力,企图破坏豫西抗日根据地。在严峻形势和艰苦条件下,该镇艾窝村村民艾伯良组织成立抗日武装,与入侵方山寨的70余名日军展开激烈战斗。随后,豫西抗日纵队第四支队派出一个独立团,两次夜袭方山寨,取得圆满成功,大大鼓舞了士气。

“不久前,方山寨抗日奇袭战遗址修复工程刚刚完工,豫西抗战纪念馆同步面向公众开放。”常好燕说,该工程总投资500余万元,建筑面积348.4平方米,收藏、陈列各类珍贵文物617件。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行力量。

近年来,方山镇通过挖掘弘扬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旅产业发展,积极助推乡村振兴,先后打造了除方山寨抗日奇袭战遗址之外的豫西抗日英雄广场、八路军后方总医院遗址、方山钢铁人民公社、夏都碑林文化苑等一大批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朝着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的方向发展,逐渐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

该镇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紧紧围绕“魅力方山,七彩乡愁”文化旅游主题,全力打造“红色抗战记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创建“重走抗战路”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小镇,为建设美丽方山、文化方山、生态方山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